[实用新型]一种振荡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8369.3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4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展;田文博;尹航;王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B5/04 | 分类号: | H03B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荡器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媒体振荡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荡器电路。
图1显示了一种现有的振荡器电路图。电流源I5和场效应管MP1提供了偏置电流,通过对电容C1进行充放电可以实现振荡器的功能。假设信号OSC初始值为低电平,这样场效应管MN5截至,偏置电流对C1进行充电。这个过程直到节点电压NODE1升高到使得MN1导通,进而节点电压NODE2变为低电平。然后通过场效应管MP5的放大和反相器I1~I4的整形,信号OSC变为了高电平。随后场效应管MN5导通,电容C1进行放电,节点电压NODE2变为高电平,进而OSC变为低电平。这样周而复始,产生了振荡信号OSC。图2是图1所示振荡器的振荡波形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既有方案的缺点在于振荡信号的占空比不大,而且振荡信号易受振荡器温度、电压和制造工艺水平的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振荡器电路。
在第一方面,所述振荡器电路包括第一分支振荡电路、第二分支振荡电路以及或非门,所述第一分支振荡电路,用于产生第一分支振荡信号;所述第二分支振荡电路,用于产生第二分支振荡信号;所述或非门,用于将所述第一分支振荡电路以及第二分支振荡信号作为输入,输出振荡信号。
在第二方面,所述振荡器电路包括电流镜、电流源、充放电电路、第一比较电路、第二比较电路以及第一逻辑门电路和第二逻辑门电路;其中,电流镜具有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第一支路上连接有电流源;第二支路上连接充放电电路;所述第三支路与第一比较器相连,所述第四支路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相连;所述充放电电路与所述第一比较电路以及所述第二比较电路共栅极相连;充放电电路对电容的充放电改变所述充放电电路、第一比较电路和第二比较电路的栅极电压,以致于第一比较电路和第二比较电路通断并且所述第一比较电路上的第一节点和第二比较电路上的第二节点翻转而分别产生第一分支振荡信号和第二分支振荡信号,第一分支振荡信号通过第一逻辑门电路输出;第二分支振荡信号通过第二逻辑门电路输出;第一逻辑门电路的输出信号控制充放电电路;第一逻辑门电路的输出信号控制对第二分支振荡信号到第二逻辑门电路的传递;第三逻辑门电路基于所述第一分支振荡信号以及第二分支振荡信号,输出振荡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计两路振荡信号,并对其进行或非运算得到振荡信号,所述振荡信号具有最大占空比信号,并且该信号不受所述振荡器电路的温度、电压和工艺变化影响。
图1是一种现有的振荡器电路图;
图2是是图1所示振荡器的振荡波形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振荡器电路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振荡器电路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振荡器电路示意图;
图3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种振荡器电路示意图;
图3D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再一种振荡器电路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振荡器的振荡波形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振荡器电路的另一种示意图。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振荡器电路示意图。图3A中包含两个分支振荡电路:第一振荡支路和第二振荡支路。所述第一振荡支路用于产生第一分支振荡信号NODE1,其类似于图1中的OSC振荡信号。所述第二振荡支路产生第二振荡信号NODE2。
所述第一振荡支路包括电流源I10、电阻R1、场效应管MN2、MN3、MN4、MN5、MP1、MP3、MP4、MP5、MP6,反相器I1~I4。MP1、MP3、MP4构成电流源,且MP1位于第一支路上,MP3位于第三支路上,MP4位于第四支路上。电流源I10位于第一支路上。MN2和MN3共栅极,并且分别连接在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上。MN3和MN8构成对电容C1的充放电电路。MN2构成比较电路。MP5构成电流源的第五个支路,MN4和MN5构成第二个电流源,MP6为NODE3信号的放大电路,MP5、MN4和MN5构成为MP6提供偏置电压的偏置电路。
所述第二振荡支路包括电流源I10、电阻R2、场效应管MN1、MN6、MN7、MP1、MP2、MP7、MP8、反相器I5~I8。MN1连接在前文提及的电流镜的第二支路上,MN1的栅极和MN2以及MN3的栅极相连,并且MN1构成比较电路。MP8构成NODE4信号的放大电路。MN6构成MN4和MN5的电流源上的第三个支路,并且为MP8提供偏置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83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载波降频式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 下一篇:汽车用高压直流大功率永磁电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