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过滤、双向自动排气、自动止液、防回血的输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8034.1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8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聂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永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38 | 分类号: | A61M5/38;A61M5/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5102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过滤 双向 自动 排气 防回血 输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范畴,具体是一种双层过滤、双向自动排气、自动止液、防回血的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输液器主要有2种,一种为普通型,不过滤或过滤15μm以上的颗粒,另一种是精密型,可过滤5μm以上颗粒。
精密输液器过滤功能尚可,但容易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目前很多有过滤膜输液器都面临一个排气的问题,本装置采用双向自动排气,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止液、防回血也得到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层过滤、双向自动排气、自动止液、防回血的输液装置,由上盖、下盖、过滤膜组成;上盖呈对称梯形,上盖由上盖过滤膜、第一气体通道、浮板、第二气体通道、防回血孔、上盖基底、上盖正常输液通道、上盖内壁、上盖外壁组成;下盖由下盖基底、输液孔道、弧形面、输液通道组成;上盖与下盖之间有过滤膜。
位于上盖上端部的浮板为薄膜或薄塑料片;上盖过滤膜的孔径为10-15μm;过滤膜的孔径为等于10μm或小于5μm。
下盖所含输液孔道向下突出,防止液体在初始输液阶段流向中间,不利于排气;弧形面总体为中间高、四周低,中心处部分向下;输液通道向上突出。
首先,当药液经过滴斗时,因上盖上有一层过滤膜,实现了首次过滤,因过滤膜孔径较大,不会形成堵塞;当药液进入上盖内,因上盖与下盖中间过滤膜为疏气膜,空气自然被压向上盖上部,上部有气孔,浮板为轻质材料,气体自动排出,气体排出后,浮板因重力作用下降,自动封闭气孔形成正常输液。药液经上、下盖中间过滤膜后流向下盖、下盖周边有输液孔道,稍向下突出,因而药液不会流向中间,当液体在下盖周边聚集后,向上流向中间,稍向上突出的输液通道也为自动压迫气体争取了时间,所以又可以自动排气。
当滴斗上端没有液体滴下时,浮板和膜形成相对封闭空间、外面气体不易进入,同时 在表面张力的牵制下,药液会缓慢通过防回血孔。形成自动止液、防回血。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及实施方案说明。
图1是本输液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本输液装置包括一种由上盖1、下盖16、过滤膜15组成的多功能过滤输液装置。上盖1呈对称梯形,上盖1由上盖过滤膜3、第一气体通道4、浮板5、第二气体通道6、防回血孔7、上盖基底8、上盖正常输液通道9、上盖内壁10、上盖外壁11组成;下盖16由下盖基底17、输液孔道18、弧形面19、输液通道20组成。上盖与下盖之间有过滤膜15。
以图1为例,工作时药液经插瓶针12和导管13进入滴斗,经上盖过滤膜3过滤后进入上盖1内,药液自然压迫空气向上冲开浮板5、经第二气体通道6自动排出,没有气体压力后,浮板5自然下降,覆盖住第一气体通道4,形成密闭空间,药液经上盖正常输液通道9,进入过滤膜15,向下进入下盖16的输液孔道18聚集于周边后通过弧形面19,到达输液通道20,形成自动排气。
当输液停止后,上盖1部分因浮板5覆盖住了第一气体通道4,形成密闭空间,因而形成止液效果,同时,上盖1内残留药液在上盖过滤膜3、过滤膜15形成向上的张力;与向下的重力相对平衡,形成微量输液,经防回血孔7流出,达到一定时间内的防回血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永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永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80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媒体精密连接器新型接地结构
- 下一篇:变频电动机的多绕组输入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