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泵壳体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26971.3 | 申请日: | 2012-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6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 发明(设计)人: | 许正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盟通利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F04B39/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泵 壳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泵领域,涉及一种真空泵,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泵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真空泵在冰箱内的主要用于冰箱的保鲜,其主要通过真空泵容器的容积变化或挤压等方式,达到抽排气的目的。现有的真空泵设备一般采用交、直流电机作为原动力,泵体一般为活塞、螺杆、叶轮或膜片等机构,泵体上设有独立的进气孔和排气孔。
目前,用于冰箱保鲜用的真空泵存在一个缺点,即其在工作时噪音比较大,容易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噪音污染。特别是用于家里时,噪音较大的话,容易对人们的家庭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为此,人们在制造真空泵时,常在真空泵内安装一个消音器,通过消音器对真空泵进行消音。中国专利ZL201020267445.3提供了一种《迷宫式消音设备》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主要提供一种迷宫式消音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外壳内设有迷宫格,所述迷宫格形成从进气口到出气口的通道。上述结构让气流在消音设备内部进行迷宫环流,进而对气流的撞击力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从而有效降低噪音的产生。
上述结构的消音器虽然已经使用多年,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方面:由于迷宫式消音器外壳是由上外壳和下外壳熔接或焊接而成,上盖和下盖上迷宫格的筋络较多,在熔接或焊接时,较难实现完全密封,使得气流在该迷宫式消音器内容易形成短路,从而起不到较好的消音效果。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实用新型要研究的内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泵壳体结构,其目的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真空泵消音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泵壳体结构,所述真空泵壳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真空泵壳体主要由四周的侧壁、底板及上盖组成,所述侧壁为中空结构;所述上盖的底面上向下延伸凸设有至少两个插板;所述中空的侧壁内对应所述至少两个的插板设置有至少两个插槽;所述上盖与中空的侧壁经插板和插槽对应插接配合密封;
其中,在宽度方向上,所述插板与所述对应插槽过盈配合;在高度方向上;所述插板深入到插槽的底部,且插板的端部与插槽的底部相距设置,形成缝隙;所述插槽的顶端与插板的根部也相距设置,也形成缝隙。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壳体上的进气口与真空泵的排气孔相连通。
2、上述方案中,所述中空的侧壁与底板之间密封固定。
3、上述方案中,所述“插板的端部”指的是从上盖凸伸出的最远端;所述“插板的根部”指的是插板紧靠上盖的一端。
4、上述方案中,所述“插槽的顶端”指的是插槽各侧壁顶端组成的周壁顶端,即远离侧壁底部的一端。
5、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侧壁的内壁上,并与真空泵的排气孔相连通。
6、上述方案中,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侧壁的内壁上,并与真空泵壳体内设置的消音器的进气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将壳体的周壁设计成中空结构,并在该中空的周壁内设置插槽,上盖上凸伸设有与之插接配合的插板,且插板与插槽在宽度方向上过盈配合,从而避免气流从此处短路;在高度方向上,插板的端部与插槽的底部相距设置,形成缝隙,插槽的顶端与插板的根部相距设置,形成缝隙,这两处缝隙与插板深入插槽后形成的空间构成连通的气流通道,让气流在壳体内部进行上下绕行,有效加长了气流在壳体内壁绕行的距离,进而对气流的撞击压力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有效降低噪音的产生。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中空壳体结构,在壳体中空的侧壁内设有插槽,上盖上向下凸伸设有与插槽插接的插板,插板和插槽的上下两端之间留有缝隙,这上下缝隙与插板深入插槽后形成的空间构成连通的气流通道,让气流在壳体内部进行上下绕行,有效加长了气流在壳体内壁绕行的距离,进而对气流的撞击压力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有效降低噪音的产生。使得噪音能量在插接结构的外壳侧壁内得以衰减,进而通过该插接结构可有效降低电器设备用真空泵的运行噪音,减轻噪音对人们生活环境的污染。
2、由于本实用新型将真空泵壳体的侧壁设置成中空插槽结构,并与壳体上盖上设置的插板构成插接式的消音结构,与设置在真空泵壳体内的消音器同步进行消音,气流从壳体侧壁内排出后再进入到真空泵壳体内的消音器内进行二次消音,更有效的降低了噪音的产生,达到双重消音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真空泵壳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真空泵壳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盟通利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盟通利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69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组和监测电池组中二次电池的拆卸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