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声换能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26907.5 | 申请日: | 2012-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7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栋;葛连山;蔡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声 换能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声换能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声换能器包括振膜和结合于振膜一侧的音圈,还包括电连接电声换能器内部电路和外部电路的电连接件,其中音圈包括两条音圈引线,两条音圈引线通过点焊等方式分别与电连接件的两个电极电连接,电连接件同时电连接外部电路,以通过终端产品的电信号控制音圈中的电信号。
通常音圈的引线需要顺出一定的线程以实现与电连接件的电连接,这种结构的电声换能器在音圈振动的时候,音圈引线容易断线造成产品的不良。
因此,有必要对这种结构的电声换能器进行改进,以避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声换能器,可以避免音圈引线由于线程过长引起的断线等不良,产品的可靠性更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声换能器,包括振膜本体部以及结合于所述振膜本体部一侧的音圈,其中,所述振膜本体部包括非导电的基材层和导电的金属层,所述基材层包括至少两层,所述金属层设置于任一两层所述的基材层之间;所述金属层上设有与所述音圈导电结合的第一导电端,所述金属层与所述音圈之间的各基材层上设有去料形成的避让所述第一导电端的开孔;所述振膜本体部的中心位置结合有刚性的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结合于所述振膜本体部远离所述音圈的一侧,并且所述加强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电端所在的区域。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金属层上还设有露出于各所述基材层的第二导电端,所述第二导电端位于所述振膜本体部的边缘位置。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一导电端和所述第二导电端的表面电镀有金属保护层。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电声换能器还包括收容固定所述振膜本体部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导电端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导电结合的电连接件。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各所述基材层的材料为PEEK、PEN、PEI、PAR、PET、PPS、PES中的一种或多种。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金属层为铜箔,或者电镀形成的铜金属层;所述金属保护层为锡金属层。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振膜本体部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球顶部,位于边缘位置的折环部,以及位于所述折环部边缘的用于与所述壳体结合的结合部;所述金属层包括分布于所述球顶部上的第一金属层,分布于所述结合部上的第二金属层,以及分布于所述折环部上的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第三金属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上均设有独立的两部分,两部分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和所述第三金属层形成两个独立的电极。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为环状结构,并且在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上均设有使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形成两部分的断开部;所述第三金属层为条状结构。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振膜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三金属层分布于所述矩形振膜的两个长轴边上。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三金属层为并列设置的三个条状结构。
这种结构的电声换能器,与传统结构相比,可以避免音圈引线由于线程过长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断线等不良,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电声换能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声换能器振动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声换能器振膜的透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声换能器振膜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声换能器振膜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声换能器包括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图中未显示,为本领域公知常识),以及收容固定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的壳体3。振动系统包括振膜1和结合于振膜1下侧面的音圈2,如图1和图2所示,音圈2与外部电路电连接,由终端产品中的电信号控制音圈2中的电信号,工作过程中通有电信号的音圈2与磁路系统相互作用上下振动,进而带动振膜1振动产生声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69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声器
- 下一篇:一种塑料液体、粉末或颗粒增韧剂及其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