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控式充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6476.2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1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利德嘉实业有限公司;陈文丰 |
主分类号: | B60R21/264 | 分类号: | B60R21/2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黄晓笛 |
地址: | 518033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控式 充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控式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控制式安全气囊充气装置主要使用于汽车。由于使用环境不同的原因,其不能直接应用于设有安全气囊的防护服装上。用于服装是穿着在人体之上,因此电控式充气装置必须具备很高的安全性能,其充气时的气流气压必须在人体可承受范围内以避免人体受到伤害。现有技术中,设有安全气囊的防护服装使用储气瓶储存压缩气体,并使用机械师的触发装置,如利用杠杆原理,采用拉绳机械力拉动撞针,使撞针穿破压缩气体储气瓶瓶口上的密封箔片,释放储气瓶中的压缩气体以向防护服装上安全气囊充气。但是此种触发装置启动慢,拉绳机械拉力大小难控制,影响充气装置启动,并难以实现自动启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控式充气装置,包括撞针、产气药、电热点火器、燃烧室、撞针运行气缸、储气瓶,所述撞针运行气缸设有内腔及连通于所述内腔的出气口,所述储气瓶设有瓶口,所述储气瓶的瓶口上设有密封瓶口的密封箔片,所述撞针包括依次连接的活塞部、杆部、针状部,所述燃烧室及储气瓶设置于所述撞针运行气缸两端,所述产气药、电热点火器设置于燃烧室中,所述撞针设置于所述撞针运行气缸的内腔中,所述撞针的活塞部对应所述燃烧室中的产气药设置,所述撞针的针状部对应所述储气瓶的密封箔片设置,所述撞针在所述电热点火器所点燃的产气药的驱动下朝向所述储气瓶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撞针运行气缸还设有定位环,所述撞针的针状部穿设于所述定位环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电控式充气装置还设有弹性回复件,所述弹性回复件套设于所述撞针的杆部,所述弹性回复件的一端抵持于所述撞针的活塞部,所述弹性回复件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撞针运行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弹性回复件采用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电控式充气装置还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撞针的活塞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产气药采用黑火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产气药采用固态产气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撞针运行气缸还设有连通于安全气囊与内腔之间的出气口及连通于内腔的释放腔,所述释放腔的长度大于所述撞针的活塞部的长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电控式充气装置启动安全可靠,取代原有的机械式启动充气装置,便于控制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控式充气装置采用点燃的产气药产生的高压气体作为动力来源,只用于推动撞针的活塞部,因此产气药用量较少,安全性能高。可方便的安装于各类衣物之上并通过电子电路控制,便于实现电子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控式充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控式充气装置10,用于在外部的电子电路(图未示)的控制触发开启并向安全气囊(图未示)充气。所述电控式充气装置10包括撞针11、产气药13、电热点火器15、燃烧室17、撞针运行气缸19、储气瓶21。所述燃烧室17及储气瓶21设置于所述撞针运行气缸19两端。
撞针11包括依次连接的活塞部111、杆部113、针状部115。所述撞针11的活塞部111对应所述燃烧室17设置,所述针状部115对应所述储气瓶21设置。所述撞针11在所述产气药13的作用下在撞针运行气缸19的内部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撞针11的活塞部111与所述撞针运行气缸19紧密配合并可相对滑动,所述撞针11的活塞部111可密封于所述燃烧室17。所述电控式充气装置10还设有弹性回复件23,所述弹性回复件23套设于所述撞针11的杆部113,所述弹性回复件23的一端抵持于所述撞针11的活塞部111,所述弹性回复件23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撞针运行气缸19。储气瓶21向安全气囊充气后,所述弹性回复件23时间弹性回复力至撞针11,使撞针11回复原位并将所述燃烧室17通过所述撞针11的活塞部111密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回复件23采用弹簧。所述电控式充气装置10还设有密封圈25,所述密封圈25套设于所述撞针11的活塞部111以防止撞针11在滑动过程中漏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利德嘉实业有限公司;陈文丰,未经深圳市利德嘉实业有限公司;陈文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64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