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稳定的预灌装药水注射器推杆的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5175.8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5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明;李珠;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尔嘉(广州)标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50 | 分类号: | B65B43/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吴伟文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稳定 灌装 药水 注射器 推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预灌装药水注射器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可用于预灌装药水注射器扭杆贴标系统的一种快速,稳定的进行预灌装药水注射器推杆的上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预灌装药水注射器在进行扭杆贴标工序时,必须先把推杆和注射器桶体按固定的姿势精确传输到指定的位置,才可顺利的进行下一步工序,但是,现有的常规传动结构很难真正的达到快速,稳定的生产要求,而这一缺陷也极大的降低了包装的可靠率,抑制了包装效率,对整体生产造成了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快速稳定的预灌装药水注射器推杆的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快速稳定的预灌装药水注射器推杆的上料装置,包括落料滑道和与落料滑道相接的进料拨轮。
所述进料拨轮外侧壁对称设置有多组用于定位推杆的定位槽。
进料拨轮上表面外侧下凹形成环形凹槽。
所述落料滑道为坡形结构,且落料滑道的坡底与进料拨轮相接。
其中,落料滑道坡底与进料拨轮的相接处设有内托板,同时,落料滑道坡底侧壁处设有外托板。所述内托板位置位于进料拨轮的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内托板为弧形结构,内托板主体沿进料拨轮转动方向延伸,且内托板主体弧度与进料拨轮外沿弧度相匹配;同时,外托板为弧形结构,外托板主体沿进料拨轮转动方向延伸,且外托板主体弧度与进料拨轮外沿弧度相匹配。
内托板与外托板之间形成可供推杆传动的有间隙的螺旋曲面。
此外,外托板主体厚度沿进料拨轮转动方向递减。
本实用新型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获得了更高的上料速度和精度,增加了包装的可靠性,提高了包装效率,有助于提高整机的生产效率和运行的稳定性,具备较佳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为可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快速稳定的预灌装药水注射器推杆的上料装置,包括落料滑道1和与落料滑道1相接的进料拨轮2。
所述进料拨轮2外侧壁对称设置有多组用于定位推杆的定位槽5。
进料拨轮2上表面外侧下凹形成环形凹槽6。
所述落料滑道1为坡形结构,且落料滑道1的坡底与进料拨轮2相接。
其中,落料滑道1坡底与进料拨轮2的相接处设有内托板4,同时,落料滑道1坡底侧壁处设有外托板3。所述内托板4位置位于进料拨轮2的环形凹槽6内,以免影响进料拨轮2的转动。
进一步,内托板4为弧形结构,内托板4主体沿进料拨轮2转动方向延伸,且内托板4主体弧度与进料拨轮2外沿弧度相匹配;同时,外托板3为弧形结构,外托板3主体沿进料拨轮2转动方向延伸,且外托板3主体弧度与进料拨轮2外沿弧度相匹配。
内托板4与外托板3之间形成可供推杆传动的有间隙的螺旋曲面。
此外,外托板3主体厚度沿进料拨轮2转动方向递减。
本实用新型可以运用于各种预灌装药水注射器类产品的包装,在具体的生产中,物料(注射器推杆)受自重作用影响,会沿落料滑道1进入进料拨轮2,物料进入进料拨轮2后被内托板4阻挡,并在进料拨轮2的转动下沿外托板3和内托板4之间所形成的螺旋曲面平稳运动,进入定位槽5内。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定充分的考虑到了注射器推杆的特殊结构,在上述的输送过程中,注射器推杆在获得较高的上料速度和精度的同时,还能够始终保持平稳运动状态,有助于提高整机的生产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尔嘉(广州)标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达尔嘉(广州)标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51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