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点滴灌灰胶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4947.6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0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闫绍峰;韩喜鹊;安腊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9/00 | 分类号: | H01B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滴灌 灰胶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电瓷制造领域,涉及一种点滴灌灰胶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电瓷的内在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电瓷生产过程一般都会存在胶装的工序,胶装是指将瓷件与法兰通过胶合剂的连接过程。胶合剂的材料一般使用水泥。而这一过程都是通过手工灌灰完成的,劳动强度大,灌灰过程容易产生空洞。就会使产品报废。
以前胶装的过程是,先将水泥胶合剂按工艺配制好,再由操作者将其摇到灌灰壶中,然后逐只对瓷件进行灌灰,每壶盛放的水泥胶合剂不能太多,因为操作者要手举着,且不能和瓷件和法兰接触,保持平稳,是一种相对静止的工作状态。劳动强度大,而且胶装质量较低。因为瓷件和法兰之间的缝隙叫做灰缝,灰缝是变化的,灰缝一般是5-10毫米。灌灰的难度和体力的消耗都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点滴灌灰胶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点滴灌灰胶装装置,包括承装水泥胶合剂的容器,所述容器的下端连接有多个与容器内部相通的灌灰管,所述灌灰管的末端设置有带有锥度的出口,使用时,所述带锥度的出口伸入灰缝进行灌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灌灰管为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容器上设置有挂钩供吊车将容器升高至合适位置以产生足够的压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每个灌灰管的偏下位置设置有阀门开关以控制各自灌灰管。
本实用新型点滴灌灰胶装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将水泥粘合剂装在容器内,用吊车升高在半空合适,工作时,工人只需要将灌灰管伸入灰缝中,即可实现灌灰,简单,方便,不但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保证了灌灰的密实性,也不容易污染瓷件和法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点滴灌灰胶装装置做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点滴灌灰胶装装置,包括承装水泥胶合剂的容器1,所述容器1的下端连接有多个与容器1内部相通的灌灰管3,所述灌灰管3的末端设置有带有锥度的出口7,使用时,所述带锥度的出口伸入灰缝进行灌灰。
主要工作方法是这样的:首先是将配制好的水泥胶合剂装入容器1中,容器1采用吊车将其升高到合适位置,产生足够的的压力。在容器1的下端,分出多路灌灰管3。灌灰管3采用软管,多人可以同时操作。在灌灰管3的末端,制作成带锥度的出口7,出口尺寸5毫米,并设计一个开关5。这样以来,就可以解放操作者手举灌灰壶之苦,并且带锥度的出口大多数都可以深入灰缝之中,从而保证了灌灰的密实性,也不容易污染瓷件和法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49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