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经皮椎体穿刺活检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4190.0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0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姜为民;汪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地址: | 215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经皮椎体 穿刺 活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经皮椎体穿刺活检针。
背景技术
椎体压缩骨折主要由于骨质疏松症所致,但脊柱转移瘤,骨髓瘤等也是其不可忽视的重要病因。椎体后凸成形术能显著减轻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成为近几年微创脊柱外科的热点之一。
但传统的穿刺活检针的取材端为圆形,对椎体内骨质抓持力欠佳,取材成功率较低,可能导致恶性肿瘤误诊或漏诊,使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以至于发生灾难性后果。
因此,针对传统的椎体穿刺活检针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对椎体骨质抓持力大的穿刺针,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皮椎体穿刺活检针,对椎体骨质抓持力大,取材成功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经皮椎体穿刺活检针,包括针柄和针体,所述针体的取材端朝向所述针体的轴线方向倾斜。
优选的,所述取材端朝向所述针体的轴线方向倾斜5°。
优选的,所述取材端具有刀刃结构,形成锯齿状的穿刺端。
优选的,所述针体的横截面为方形。
优选的,所述针体的横截面具体为正方形。
优选的,所述正方形的边长为2cm。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经皮椎体穿刺活检针,在将该经皮椎体穿刺活检针插入椎体内时,其前方向内倾斜的取材端可防止骨质漏出,具有较强的抓持力,能够显著提高取材成功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较低,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经皮椎体穿刺活检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针柄,2为针体,3为取材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皮椎体穿刺活检针,对椎体骨质抓持力大,取材成功率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经皮椎体穿刺活检针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经皮椎体穿刺活检针,包括针柄1和针体2,两者相互垂直连接在一起,该针体2中空,远离针柄1的一端开口为取材端,在插入椎体时构成用于容纳骨质的空腔,其核心改进点在于,针体2的取材端3朝向针体2的轴线方向倾斜,形成向内收口的结构。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经皮椎体穿刺活检针,在将该经皮椎体穿刺活检针插入椎体内时,其前方向内倾斜的取材端3可防止骨质漏出,具有较强的抓持力,能够显著提高取材成功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较低,有利于推广应用。
作为优选,取材端3朝向针体2的轴线方向倾斜5°。采用这样结构的取材端3,一方面不会妨碍骨质正常进入针体2内空腔,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采集到的骨质从中漏出。
请参阅图1,取材端3具有刀刃结构,形成锯齿状的穿刺端,对椎体内骨质具有更好的切割效果,便于取材。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针体2的横截面为方形。在将该经皮椎体穿刺活检针插入椎体内时,因针体2空腔内的骨质为长方体形状,不会随之旋转,因而与骨质根部离断。
作为优选,针体2的横截面具体为正方形。
具体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cm。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针体2横截面的具体形状和尺寸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4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