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喷洒注射药物的气管插管引导光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4022.1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2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马正良;顾小萍;孙玉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31/00;A61M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26 | 代理人: | 孙鸥;朱杰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洒 注射 药物 气管 插管 引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可喷洒注射药物的气管插管引导光棒。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发明之前,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是一种易于学习、掌握,简单有效,对机体生理功能影响较小,是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首选之一。光棒(lightwand)是一根可弯曲的金属导管,其前端光滑呈圆球形,装有灯泡可照明用,尾部配有电池和开关。插管前,将光棒插过气管导管,露出光棒前端灯泡,开启光棒的电源点亮前端灯泡后试行盲探插过声门,即可在颈部环甲膜处皮肤看到红色鲜明的光亮点,提示光棒已正确插入气管,将气管导管顺光棒前端引导进入气管内。传统的光棒是一金属盲端,在特殊情况的临床麻醉操作中,常因光棒导芯没有给药通道,需在插管前借助普通喉镜或环甲膜穿刺注射药物,操作复杂、药物注射不到位效果欠佳,导致气管插管时不能顺畅进入气道,造成患者气道易激性增强,气道软组织损伤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研制一种可喷洒注射药物的气管插管引导光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喷洒注射药物的气管插管引导光棒,光棒导芯末端连接手柄,手柄内设置电池仓并放置电池,手柄上设有开关,开关连接导线至灯泡,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光棒导芯内设置一管状通道,管状通道一端通向外凸接口,另一端通向侧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在于气管插管前无需事先借助普通喉镜或环甲膜穿刺注射药物,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改善气道状态、阻力小,减少气道软组织的损伤、缩短插管时间、减少气道易激性,提高了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优点和效果将在下面继续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纵剖面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光棒导芯1、管状通道2、手柄3、开关4、外凸接口5、灯泡6、侧孔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光棒导芯1内设置一管状通道2,光棒导芯1末端连接手柄3,手柄3内设置电池仓并放置电池,手柄3上设有开关4,开关4连接导线至灯泡6,光棒导芯1末端侧上方设置有外凸接口5,灯泡6设置在光棒导芯1前端,光棒导芯1前端有侧孔7,侧孔7经光棒导芯1内的管状通道2一直到外凸接口5。
本实用新型应用过程说明:
当插管时,
插管前,将光棒导芯1插过气管导管,露出光棒导芯1前端灯泡6,开启光棒导芯1末端的手柄3上的开关4,点亮前端灯泡6后试行盲探插过声门,即可在颈部环甲膜处皮肤看到红色鲜明的光亮点,提示光棒导芯1已正确插入气管,将气管导管顺光棒导芯1前端引导进入气管内:在特殊情况的临床麻醉操作中,需要对病人进行喉部给药,如麻醉,则将药物管道通过连接在光棒导芯1末端侧上方的外凸接口5,药物经光棒导芯1内的管状通道2直至侧孔7出来,达到麻醉的作用,使气管导管顺利进入。
由于不必借助普通喉镜或环甲膜穿刺注射药物,只需在置入光棒插管时,据情况喷洒注射药物,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改善气道状态、阻力小,减少气道软组织的损伤、缩短插管时间、减少气道易激性,提高了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未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40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笔式LED蓝光治疗仪
- 下一篇:输液智能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