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逆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23837.8 | 申请日: | 2012-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9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贾允;李金康;王建峰;耿利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投资(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7/42 | 分类号: | H02M7/42;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 地址: | 200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逆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的设计,特别涉及逆变器中散热装置的设计。
背景技术
逆变器(inverter)是一种具有直/交流转换功能的电子器件,其通过内部的一系列开关开关电路将直流电源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提供给工作在交流环境的电子装置。对于应用于汽车中的逆变器,其通常由车内的电池提供直流电,并将该直流电转换为三相交流电供车内电机运转,以此来驱动汽车。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对电动汽车(ECV)、混合电动汽车(HEV)及燃料电池汽车(FCEV)的持续关注,相应的研发也不断深入。其中,由蓄电池、电机及逆变器这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电气系统无疑是整个车辆中的关键部件,电气系统的高可靠性将是保证车辆长期可靠工作的前提。因此,如何提高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始终是业内研发人员关注的重点。
由于现如今市场对汽车驱动能力要求的提高,车内电机的功率及转矩也相对以前有了很大增加。相对应地,逆变器也被要求输出更高的转换后的交流电。由此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逆变器经常工作在很高的温度环境下,长此以往,对于逆变器的性能及使用寿命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而,需要对逆变器采取散热措施,以降低其工作温度。
目前,针对逆变器的散热方案通常是采用和逆变器集成在一起的风冷系统或独立于逆变器的冷却单元。对于风冷系统,其所占空间较大且运转时产生的风噪都是较大的不足。而对于独立于逆变器的冷却单元,由于其需占据额外空间,也会增加整体电气系统的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逆变器,其中的散热装置具有较小尺寸且提供良好的散热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变器包括:
功率模块,其具有多个开关电路、直流输入端及交流输出端;所述直流输入端电连接于直流电源;所述开关电路将从直流输入端获得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通过交流输出端输出;
电容模块,其具有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的直流连接端;
所述功率模块及电容模块间的一个或多个散热腔体,所述散热腔体具有面向功率模块及电容模块的开口;
以及,将所述功率模块、电容模块及散热腔体封装在内的逆变器壳体,所述逆变器壳体在其侧壁上具有散热入口和散热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逆变器具有以下优点:散热腔体位于功率模块及电容模块之间,能够同时对所述功率模块及电容模块进行散热,以降低功率模块及电容模块的温度。
并且,所述散热腔体本身位于逆变器壳体内,并不占用逆变器壳体的额外空间,因而也具有较小的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逆变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逆变器另一实施例中功率模块的基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散热衬底的制造方法。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对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可不具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介绍的特定实施例。相反,可以考虑用下面的特征和要素的任意组合来实施本实用新型,而无论它们是否涉及不同的实施例。因此,下面的方面、特征、实施例和优点仅作说明之用而不应被看作是权利要求的要素或限定,除非在权利要求中明确提出。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逆变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参照图1所示,所述逆变器包括:
功率模块10,其具有多个开关电路、直流输入端及交流输出端;所述直流输入端电连接于直流电源;所述开关电路将从直流输入端获得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通过交流输出端输出;
电容模块40,其具有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的直流连接端41;
所述功率模块10及电容模块40间的一个或多个散热腔体20,所述散热腔体20具有面向功率模块及电容模块的开口;
以及,将所述功率模块10、电容模块40及散热腔体20封装在内的逆变器壳体30,所述逆变器壳体30在其侧壁上具有散热入口31和散热出口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投资(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投资(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38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