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油再生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3559.6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4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现代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5/00 | 分类号: | C10M17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01326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油 再生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油再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收率较高的废油再生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除小部分消耗以外,大部分仍然留在机械设备中。但由于长期工作,以及高温氧化和尘土、金属屑、水分等杂志的污染以及被燃料稀释等原因,润滑油的质量变坏,不能再继续使用,即变为废油。以往人们对不能继续使用的润滑油采用随便抛洒、倒弃的处理方式,这样不但浪费了宝贵的石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普遍采用废油再生处理系统对废油进行一定的处理,使其恢复原有品质,达到接近新油的质量标准,即可重新投入使用,不但节约了资源,同时保护了环境。上述废油再生处理系统一般包括加热装置、反应装置、搅拌装置、泵送装置、过滤装置和收集装置,将废油和烘干的白土加入反应装置内并加热,操作搅拌装置使两者充分反应,生成的再生油被泵送装置抽送至过滤装置,过滤完毕后导入收集装置中即可得到质量较好的再生油。
但是,废油在上述处理过程中容易与空气接触后被氧化,而上述废油再生处理系统中并不具有有效防止废油被氧化的结构,导致最终废油的回收率较低。
因此,如何解决废油的回收率较低的问题,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油再生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够提高废油的回收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油再生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加热装置、反应装置、泵送装置、过滤装置和收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反应装置连通的水雾喷射器。
优选地,在上述废油再生处理系统中,设置于所述反应装置内的搅拌装置为多排多叶片搅拌装置。
优选地,在上述废油再生处理系统中,所述搅拌装置为双排双叶片搅拌器。
优选地,在上述废油再生处理系统中,所述搅拌装置为三排直行叶片搅拌器。
优选地,在上述废油再生处理系统中,还包括与所述过滤装置连通的抽真空装置。
优选地,在上述废油再生处理系统中,所述抽真空装置为真空油泵。
优选地,在上述废油再生处理系统中,所述加热装置为数控加热装置。
优选地,在上述废油再生处理系统中,所述加热装置为数控海绵加热套。
优选地,在上述废油再生处理系统中,所述反应装置为烧瓶,所述烧瓶上具有温度计插入口。
优选地,在上述废油再生处理系统中,所述过滤装置为玻沙漏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油再生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加热装置、反应装置、泵送装置、过滤装置和收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反应装置连通的水雾喷射器。在反应装置中加入废油并开始加热后,当废油的温度升高至一定程度时,开启水雾喷射器,喷出的水雾将覆盖到废油表面,反应完毕后产生的再生油将依次经过泵送装置、过滤装置和收集装置,最终获得质量较高的再生油。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油再生处理系统采用水雾喷射器所喷射出的水雾将废油与空气隔离,以此避免废油与氧气接触后发生氧化,减少损失掉的废油,即可提高废油的回收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油再生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1中:
加热装置11、反应装置12、泵送装置13、接收器14、缓冲瓶15、抽真空装置16、水雾喷射器17、搅拌装置18、胶管19、玻沙漏斗2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废油再生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够提高废油的回收率。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现代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现代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35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