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门气密性试验装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3354.8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4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淼;缪利华;刘让栋;张杰;陈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盾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2367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门 气密性 试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气密性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门气密性试验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以控制流体流量、压力和流向的装置,阀门通常由阀体、阀座、阀芯、密封件和紧固件等组成。
密封性是阀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性能。如果密封不好则会使零件破坏导致经济损失,若输送有毒、易燃易爆等气体或液体,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气密性试验是阀门质量检测中的关键环节,通常,先将阀门安装在装夹设备上固定,通过装夹设备的外接装置检测阀门的气密性。在装夹过程中,需要人手拿阀门,通过阀门的螺纹和装夹装置的螺纹配合,实现阀门的装夹,这种装夹方式耗时耗力,极其不方便。
公开号为202101829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架,在所述支架的相对两侧上对应安装有第一顶锥和第二顶锥;第二顶锥可相对第一顶锥移动;第一、第二顶锥分别具有一中空管道,其一开口位于锥尖处,其另一开口位于顶锥锥体外壁上;第一顶锥的中空管道与外接管道连通,外接管道一端上安装有可与外部相连通的接口及截止阀;在外接管道上安装有一压力表;在第二顶锥的中空管道的位于锥体侧壁上的开口处也安装有一与之连通的压力表。
上述结构不需要采用螺纹配合的装夹方式,但是在装夹过程中,需要人手动慢慢调节第二顶锥运动,使得第一顶锥和第二顶锥夹紧阀门,装夹效率仍然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门气密性试验装夹装置,可以实现阀门的快速装夹。
一种阀门气密性试验装夹装置,包括:
机架;
固定套,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底部用于放置待测试阀门,固定套内带有用于连通待测试阀门和气源的通道;
压头,位于所述固定套的上方,用于将待测试阀门压紧在所述固定套中;
手柄,与所述机架的顶部铰接;
连杆,两端分别与压头和手柄铰接,用于向压头传递来自手柄的下压力。
试验时,将待测试的阀门放置在固定套中,手持手柄向下压时,连杆可以将该压力传递到压头上,促使压头压紧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的中部设有中间衬套,该中间衬套内滑动配合有压杆,所述连杆铰接在该压杆的顶端,所述压头固定在该压杆的底端。
在手柄向下压的过程中,中间衬套可以使整个装置的结构更加稳定,避免连杆传递的压力的方向发生变化,且不容易损坏装置,同时压头也能够准确的压紧阀门,避免了压紧时错位影响试验的准确度。
为了便于压头与阀门更加准确的定位,所述中间衬套处在固定套的正上方。
完成一次装夹后,为了帮助手柄的复位,所述机架的顶部与手柄之间连接有复位拉簧。
当然也可以用手拨动连杆,促使手柄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限定手柄摆动角度的顶杆。若手柄摆动角度过大,则难以复位,影响下一次对阀门的装夹。
作为优选,所述顶杆水平设置。顶杆可以更加稳固的顶住手柄。
所述顶杆的形状没有特殊要求,但为了避免顶住手柄的过程中发生滑动,所述顶杆与手柄之间为面接触。
为了便于对顶杆位置进行调整,所述顶杆与机架可拆卸连接。具体的,顶杆可以通过螺栓紧固在所述的机架上。
为了便于与外部管路进行连接,所述固定套的底部设有用于连接外部管路的螺纹接头。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调节螺栓,所述手柄铰接在该调节螺栓上。
当阀门的规格不一致时,或者多次的反复装夹导致压头的高度发生变化时,调节螺栓可以调整压头在最佳的高度,手柄下压时,保证压头能够牢固的压紧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阀门气密性试验装夹装置可以快速的实现阀门的装夹,节省了人力,提高了装夹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阀门气密性试验装夹装置的剖视图;
其中:1、机架;2、调节螺栓;3、固定套;4、安装槽;5、压头;6、中间衬套;7、手柄;8、复位拉簧;9、顶杆;10、压杆;11、连杆;12、螺纹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释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阀门气密性试验装夹装置可通过机架1安装在工作台面上,机架1发挥承载和支撑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盾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盾消防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33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管焊口气密性快速检测装置
- 下一篇:用于测量旋转体转动惯量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