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墙板双线自动生产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22060.3 | 申请日: | 2012-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5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 发明(设计)人: | 许迪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鸥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1/14 | 分类号: | B28B1/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双线 自动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板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建筑墙板双线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墙板的生产是主要采用手工工序分离式的生产,铺设纤维布、浇注浆料、切断等工序都是通过手工进行。生产过程都在生产平台上完成,工人按照浆料的成分配料,料配齐后再送给搅拌机搅拌,搅拌完成后用桶装好浆料,人工把纤维布的长度与宽度按照浇注模的长度与宽度切好并堆放在一起。工人将剪切好的纤维布铺设在浇注模上,然后手动将桶里的浆料浇注到铺好底层纤维布的浇注模上,浇注完成后安装夹芯或者夹心模,再次手工浇注上层浆料,铺设上层纤维布。等浆料凝固后,如果中间是安装的夹心模的抽出夹心模,这样完成墙板的生产。这样人工生产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也慢,所以把墙板的手工生产改成流水线生产。在流水线墙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浇注底层与浇注上层两道工序,所以一个生产线就需要两台搅拌机进行浇注,且每台都需要工人去配料。由于采用了两台搅拌机,且搅拌机的成本较高,所以此生产线的成本很高,且工人的劳动强度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的建筑墙板双线自动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建筑墙板双线自动生产线,包括机架,在机架旁设置的运料装置,安装在机架上的浇注模连续运转装置,安装在机架上并间隔布置在浇注模连续运转装置上方的浇注漏斗和搅拌机,搅拌机具有侧出料口与底出料口,侧出料口位于搅拌机的侧面,底出料口位于搅拌机的底部且在机架的上方,运料装置设置在浇注漏斗与搅拌机的侧出料口之间。
所述浇注模连续运转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电动机、皮带、辊筒,电动机与辊筒传动连接,皮带与辊筒传动连接。
所述搅拌机的旁边设置有物料输送带与料塔,搅拌机通过物料输送带与料塔相连。
所述运料装置包括运料车与行车轨道,运料车安装在行车轨道上。
所述行车轨道与机架平行。
所述浇注漏斗至侧出料口之间的距离与行车轨道的长度一致,行车轨道的两端设置有限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双线自动生产线,由于采用了较便宜的浇注设备,所以降低了生产线的生产成本,且配料过程与浇注过程可以自动完成,这样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搅拌机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搅拌机,2-浇注漏斗,3-运料装置,4-行车轨道,5-限位装置,6-底出料口,7-运料车,8-机架,9-物料输送带,10-料塔,11-浇注模,12-侧出料口,13-浇注模连续运转装置,14-电动机,15-皮带,16-辊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鸥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鸥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20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气混凝土去底皮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旋切机刀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