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编织物下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1818.1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5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有北礼治;小高宪夫;宫井卓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D04B15/90 | 分类号: | D04B15/9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和***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物 下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置在横编机的齿口下方,用于下卷编织了的编织物的编织物下卷装置。
背景技术
图6简化地表示以往配备在横编机上的编织物下卷装置的一例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如(a)所示,在横编机1的前后的针床2、3上,并列设置了编织针4,反复进行将从针床2、3之间的齿口5的上方向钩4a供给的编织纱线拉入来形成线圈,编织成编织物6。编织针4例如是复合针,钩4a由导针片的舌4b开闭。作为编织针4,也能使用由插销开闭钩4a的舌针。编织物6,从一方或者双方的针床2、3的编织针4向齿口5垂下。编织物下卷装置10,设置在齿口5的下方,由下卷单元11、12从两侧夹着垂下的编织物6下卷。
各下卷单元11、12,包括下卷皮带13、上驱动轴14、下驱动轴15及支承框架16。下卷皮带13,例如是橡胶制,被挂设在上下驱动轴14、15之间,将支承框架16收容在内部。上下驱动轴14、15,例如,是金属制或者合成树脂制。支承框架16,例如是合成树脂材料,被进行了轻量化,分别与上下驱动轴14、15的外周滑动接触。上驱动轴14及支承框架16,在挂设了下卷皮带13的状态下,由下驱动轴15支承,以便能绕轴心15a进行摆动位移。下驱动轴15,由横编机1的基台在可旋转的状态下支承,在下卷单元11、12中接受不同的方向11a、12a的旋转驱动力。由此旋转驱动力,下卷单元11、12的上部接近,由旋转的下卷皮带13从两侧夹着编织物6下卷。
图6(b)表示通过由省略了图示的弹簧进行的加载,下卷单元11、12的上部打开了的状态。如果向下驱动轴15施加图6(a)所示的方向11a、12a的旋转驱动力,则能反抗弹簧加载而关闭下卷单元11、12的上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63-17941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如图6所示的那样的编织物下卷装置10中,下卷皮带13挂设在支承框架16和上下驱动轴14、15的外周上,支承框架16和上下驱动轴14、15的外周紧贴。在从静止状态旋转驱动下卷皮带13时,直到紧贴部分开始动而成为滑动接触状态为止,在支承框架16和上下驱动轴14、15之间产生大的摩擦阻力。因此,为了使下卷皮带13旋转,需要大的驱动转矩,难以以适当的下卷力下拉编织物6,稳定的编织变得困难。另外在编织物6上,也存在施加负荷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摩擦阻力,减小驱动转矩,能以适当的下卷力进行稳定的编织的编织物下卷装置。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编织物下卷装置,该编织物下卷装置在横编机的齿口下方,在编织并从齿口垂下的编织物的两侧分别配置下卷单元,
各下卷单元包括下卷皮带、挂设下卷皮带的上下驱动轴、收容在下卷皮带的内侧的支承机构,
下驱动轴相对于横编机的基体可旋转地被支承,并且传递使下卷皮带旋转的驱动力,
支承机构相对于下驱动轴可摆动地支承上驱动轴,
在两侧的下卷单元的上部,夹着编织物下卷,
其特征在于,支承机构具有相对于上下驱动轴的至少一方通过滚动支承旋转的构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通过滚动支承旋转的构件,是与上述上驱动轴或者上述下驱动轴的外周接触而支承旋转的支承辊。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辊与上述上驱动轴的外周及上述下驱动轴的外周接触。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通过滚动支承旋转的构件,是设置在上述上驱动轴或者上述下驱动轴的轴端的旋转轴承。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机构还具备引导下卷皮带的引导构件,以便使由从上述上驱动轴朝向下方的上述下卷皮带夹着上述编织物的部分接近平面。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各支承单元中,在上下驱动轴之间挂设下卷皮带,由收容在下卷皮带的内侧的支承机构相对于下驱动轴可摆动地支承上驱动轴。支承机构由于具备相对于上下驱动轴的至少一方通过滚动支承旋转的构件,所以能减少使下卷皮带旋转时的摩擦阻力而减小驱动转矩,能以适当的下卷力进行稳定的编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能由支承辊支承上驱动轴或者下驱动轴的外周而减小与支承机构之间的摩擦阻力。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能使共同的支承辊夹设在上驱动轴的外周和下驱动轴的外周之间,在摩擦阻力小的状态下支承上下驱动轴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18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