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近球面太阳角度检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21124.8 | 申请日: | 2012-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4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 发明(设计)人: | 吴承燕;吴桔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恒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C1/00 | 分类号: | G01C1/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30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球面 太阳 角度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近球面太阳角度检测器。
背景技术
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铀等常规能源供给的即将枯竭和环保压力的增加,能源供给转向利用太阳能电池,它是一种能把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清洁能源。尽管太阳照射到地球的能量非常巨大,但是具体到某一时刻某一小面积内,太阳能量不高并且不稳定,这就限制了太阳能电池这种清洁能源的应用。因此,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广泛应用的目的就显得非常有意义。很直观简便的方法就是设计一种高效的太阳角度检测器以便跟踪太阳变化角度,并且它的运行及维护成本都较低,但是现有的太阳角度检测器存在不够实用和结构复杂等不足。
目前,在太阳角度检测时采用被动式检测可以消除累积误差,在太阳能电池跟踪时感光元件主要用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或硅光电池,检测方法大多采用四象限传感器、五象限传感器或通光筒等方法检测太阳角度,但这几种方法它们都有不足之处:(1)四象限传感器、五象限传感器采用太阳光斑感应检测,但因为成本和结构尺寸的限制,其体积不能很大,当入射角较大时光斑投射到检测面外就无法检测到信号;(2)通过通光筒检测,因为要比较对应面的光强差,这也是很困难的,因为检测元件的非线性和灵敏度的原因,相差较大的光强照在两个不同的检测元件上,它们的光生电压或光电导基本相同,极易受到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作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检测效果理想的近球面太阳角度检测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近球面太阳角度检测器,包括两个对称间隔设置的底座,两个底座相接近的一端均具有一个球面缺口,两个球面缺口之间形成一个近球面的球缺形凹槽,所述球缺形凹槽的表面设置有反射层,两个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盖板,所示盖板表面、球缺形凹槽周边以及两个底座之间的间隔内均设置有吸光材料层,所述盖板中间开设有一个直径小于两个底座之间间隔的透光小孔,所述透光小孔的下沿中心为近球面的球心,所述透光小孔内安装有能使光线透过且防止杂物进入的透光片,所述盖板的下侧面在透光小孔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光电检测传感器,每个光电检测传感器与透光小孔中心之间的距离为两个底座之间的间隔间距的两倍,两个光电检测传感器的连线投影与两个底座之间的间隔相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近球面太阳角度检测器结构简单,且制作成本、运行和维护成本均较低,结构尺寸可以做的很小,可以有效地检测到太阳角度的变化,抗干扰能力强,检测效果好,可将其安装于太阳能电池装置的采光面上,有利于太阳能这种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节能环保。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半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状态图。
图中:1-底座,1-1-球面缺口,2-球缺形凹槽,3-盖板,3-1-透光小孔,4-透光片,5-光电检测传感器,6-采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近球面太阳角度检测器,包括两个对称间隔设置的底座1,两个底座1相接近的一端均具有一个球面缺口1-1,两个球面缺口1-1之间形成一个近球面的球缺形凹槽2,所述球缺形凹槽2的表面镀有反射光线的反射层(图中未绘示),两个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盖板3,所示盖板3表面、球缺形凹槽2周边以及两个底座1之间的间隔内均黏贴有吸收光线的吸光材料层(图中未绘示),所述盖板3中间开设有一个直径小于两个底座1之间间隔的透光小孔3-1,所述透光小孔3-1的下沿中心为近球面的球心,所述透光小孔3-1内安装有能使光线透过且防止杂物进入的透光片4,所述盖板3的下侧面在透光小孔3-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光电检测传感器5,每个光电检测传感器5与透光小孔3-1中心之间的距离为两个底座1之间的间隔间距的两倍,两个光电检测传感器5的连线投影与两个底座1之间的间隔相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光电检测传感器5为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以及硅光电池中的任意一种的两个或任意两种的组合。所述底座1可以是由金属、塑料等材料制成,所述金属可以是纯金属或合金,例如不锈钢,所述塑料可以是ABS、PC或PET等,当然底座1的材质还可以是陶瓷或木质等。所述透光片4为透明玻璃片,但不局限于此,还可以是由其它透明材质制作的片材,例如透明的树脂片或塑料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恒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恒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11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速器箱
- 下一篇:一种轮毂中心孔检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