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浆料回收托盘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0678.6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3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黄锡忠;陈荣洪;黄庆南;陈俊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荣华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5/40 | 分类号: | B41F15/40;B41F3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浆料 回收 托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花机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印花机浆料回收托盘。
背景技术
当前,中国的印刷行业发展迅速,加工能力日益增强,但其经济效益低下。在服装印花机,是把一种或数种不同颜色的染料或颜料,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在各平面材料上印上所需要的花纹、图案的加工过程。由PLC电脑控制,自动刮印的走台印花机;可印胶浆,水浆,油墨,厚版等材料。而在印制过程中,需要通过刮印机构将网版上的油墨或涂料刮印在承印物上,在刮印过程中当需要进行换墨或加墨的时候,由于印刷油墨具有一定的粘性加墨匙会粘附有大量的油墨,使其容易对面料产生不必要的污染,以及产生的滴墨对生产环境产生污染,而在换墨过程中需将刮印机构上的油墨进行转移,转移过程仍避免不了滴墨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款油墨添加或转移过程中所需要的浆料回收托盘。可将多余的油墨通过浆料回收托盘进行加收再次循环利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浆料回收托盘,包括放置托盘和溢流槽,所述溢流槽呈梯形结构,所述呈梯形结构的溢流槽的长边与所述放置托盘连接成一整体,所述放置托盘和溢流槽边缘上折形成挡流边,所述呈梯形结构的溢流槽的短边形成溢流口。
进一步地,所述溢流槽的长边与放置托盘呈120°~165°夹角。
更进一步地,所述挡流边上折角度为30°~90°。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可以使得在加墨或换墨过程中防止油墨污染面料及生产空间,并可将多余的滴墨进行回收利用,其中,印刷放置托盘用于放置墨匙,使其粘附的多余的滴墨进行收集,并由溢流槽回收入料桶进行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照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放置托盘10和溢流槽20两部份构成,放置托盘10用于放置加墨匙,溢流槽20用于将放置托盘10所收集到的余墨进行导流。
溢流槽20呈梯形结构,其长边与放置托盘10连接成一整体,短边形成余墨的溢流口,为了防止油墨侧流,在放置托盘和溢流槽的左右及上端边缘上折设置形成挡流边101、102、103。
溢流槽20的长边201与放置托盘103呈120°~165°夹角,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59°夹角,如图2所示结构示意图;挡流边上折角度101、102、103为30°~90°,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45°夹角(即与溢流槽20呈135°夹角),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如图3所示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浆料回收托盘的放置托盘为放置于如印花机的机头上,并可将墨匙放于其上,使外周粘附的余墨进行收集流入溢流槽,并回收至溢流槽下方的料桶,使余墨可进行多次循环使用,且在换墨过程中,浆料回收托盘也可避免滴墨污染面料、机器或生产空间等,并使其过程更为简易方便,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荣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荣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06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