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泡茶水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0121.2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8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杰 |
主分类号: | A47J31/06 | 分类号: | A47J31/06;A47G1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4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泡茶 水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泡茶水壶。
背景技术
目前,品茶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休闲方式,市场上的泡茶壶样式较多,琳琅满目。目前市场上泡茶壶结构复杂、过滤效果差、不便于清洗、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泡茶水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泡茶水壶,包括壶体和壶盖,壶体上设有提手和壶嘴,且提手与壶嘴为相反方向设置;还包括壶体内部位于壶盖正下方设有泡茶装置,所述泡茶装置包括上杯体和下杯体,上杯体内设有内杯,内杯底部通过硅胶圈与下杯体密封连接,所述下杯体直径大于硅胶圈直径大于上杯体直径;硅胶圈下端设有支撑硅胶圈的弹簧,弹簧下端固定在下杯体底部,所述下杯体底部还设有漏水口。
作为优选,所述内杯为茶漏,茶漏周围密布有小孔。
作为优选,所述上杯体、下杯体、茶漏和弹簧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耐用、容易清洗、过滤效果好、漏水快、使用寿命长、高档、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单、装配快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泡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泡茶水壶,包括壶体1和壶盖2,壶体1上设有提手4和壶嘴3,且提手4与壶嘴3为相反方向设置;还包括壶体1内部位于壶盖2正下方设有泡茶装置5,所述泡茶装置5包括上杯体7和下杯体8,上杯体7内设有内杯6,内杯6底部通过硅胶圈11与下杯体8密封连接,所述下杯体8直径大于硅胶圈11直径大于上杯体7直径;硅胶圈11下端设有支撑硅胶圈11的弹簧9,弹簧9下端固定在下杯体8底部,所述下杯体8底部还设有漏水口10。所述内杯6为茶漏,茶漏周围密布有小孔。所述上杯体7、下杯体8、茶漏和弹簧9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本产品中内杯是一个茶漏,周围都是小孔,起到了过滤的作用,在内杯6的底部套上硅胶圈11,起到了封水的作用,弹簧9的作用是把内杯6托起,此时内杯6上的硅胶圈11和内杯6很好的封住茶水往外流,这样就可以在内杯6中泡茶。当查泡好之后,轻轻的按下壶盖2,壶盖2就会连同内杯6一起向下压,此时内杯6底部的硅胶圈11就会和内杯6脱离,茶水就自然流向下杯体8,再通过下杯体8的漏水口10流至壶体1;若放开手,弹簧9由于弹性会顶起内杯6往上移动,这样硅胶圈11又重新跟内杯6接触封住茶水。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杰,未经张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01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