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子流量计S形管测量器及使用该测量器的浮子流量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9061.2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8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凤;袁中林;郭永刚;蒙旭东;张重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通博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2 | 分类号: | G01F1/52 |
代理公司: |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21227 | 代理人: | 路云峰 |
地址: | 118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子 流量计 测量器 使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流量计,特别是金属管浮子流量计。
背景技术
金属管浮子流量计是用于流量测量的仪表,可测量液体、气体和蒸汽,尤其对于小流量、低雷诺数的流量测量,较之其它流量计更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金属管浮子流量计由测量器和转换器两部分组成,金属管浮子流量计的测量器有孔板浮子式和锥管浮子式。金属管浮子流量计的工作原理是:浮子设在垂直的测量器管中,介质从测量器管的下端流入,从上端流出,由于流体的作用,浮子上下端面产生一差压,该差压即为浮子的上升力,当浮子受到的升力与浮子重力平衡时,浮子停留在某一位置,浮子上的磁钢与转换器中转轴上的磁钢耦合,通过磁耦合系统,直接转换成流量值,由指针和刻度盘指示出来,或输出4-20mA电流信号。
现有技术金属管浮子流量计中有一种水平式测量器,如图1所示,其测量器的进液管a和出液管b为水平式,而测量管c是垂直结构形式,为了使液体能有效作用于测量管c内的浮子d,在测量管c外设有套管e,测量管c上部开有出口f通向套管e,出液管b与套管e连接,实现测量器的进液管a和出液管b水平输入输出。其介质从左端流入,受到测量管c的垂直管壁阻滞后向上流动,使压力损失增大,然后,介质从测量管c上部的出口f流出,不仅造成了对流体的节流,而且再次受到垂直套管e管壁的阻滞,然后再从与套管e垂直的出液管b流出,介质流体经过四次直角折流,使介质流速受到显著的影响,从而影响测量精度。另外,其结构复杂,并多处需要采用焊接连接,不仅生产加工难度大,而且很难保证浮子在测量管内的装配精度,影响浮子在测量管内运行自如,一旦测量管内部发生变形或介质粘附阻塞等情况,很难维修,只能把整个测量管部分更换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简便,工作可靠,安装、使用维护方便的新结构形式的浮子流量计的测量器及使用该测量器的浮子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浮子流量计S形管测量器,包括有S形止回阀体式测量管1、浮子2、浮子杆3、浮子定位滑杆4、浮子上限位座5、浮子杆套管6,S形截止阀体式测量管1体内中部设有浮子阀口10,对应浮子阀口10在测量管1内下部管壁14上固定连接设有浮子定位滑杆4,浮子2与浮子阀口10滑动配合,浮子2的下端中心开设有滑孔21与浮子定位滑杆4滑动配合,在浮子2上端固定连接浮子杆3,在测量管1上对应浮子阀口10开设有上端口11,在该上端口11上开有止口台12,浮子上限位座5安装在测量管1上端口11上开有的止口台12上,并通过卡圈51固定,浮子杆3与浮子上限位座5滑动配合,浮子杆套管6下端设有对接法兰61与测量管1上端口11法兰对接,浮子杆3伸入到浮子杆套管6内。
本实用新型S形管测量器浮子流量计,包括测量器和转换器构成,其特征是,测量器由S形止回阀体式测量管1、浮子2、浮子杆3、浮子定位滑杆4、浮子上限位座5、浮子杆套管6构成,S形止回阀体式测量管1体内中部设有浮子阀口10,对应浮子阀口10在测量管1内下部管壁14上固定连接设有浮子定位滑杆4,浮子2与浮子阀口10滑动配合,浮子2的下端中心开设有滑孔21与浮子定位滑杆4滑动配合,在浮子2上端固定连接浮子杆3,在测量管1上对应浮子阀口10开设有上端口11,在该上端口11上开有止口台12,浮子上限位座5安装在测量管1上端口11上开有的止口台12上,并通过卡圈51固定,浮子杆3与浮子上限位座5滑动配合,浮子杆套管6下端设有对接法兰61与测量管1上端口11法兰对接,浮子杆3伸入到浮子杆套管6内。
本实用新型介质从S形止回阀体式测量管1左侧端流入,由于流体的作用,介质作用浮子阀口10上的浮子2向上抬起浮子2,浮子2自由的上下移动,浮子杆3随浮子向上运动,随着流量大小的变化,浮子2在测量管中的位置也发生变化,当作用在浮子2上的上升力和浮子2的浮力等于浮子2的重量时,浮子2便停留在某一位置。浮子2的位置通过浮子杆3上的磁钢与转换器中输出轴上的磁钢耦合,通过磁耦合系统,直接转换成流量值,由指针和刻度盘指示出来,或输出4-20mA电流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通博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丹东通博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90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