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多路采集通道间信号隔离的工业仪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9025.6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6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林瑞忠;林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昌晖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14 | 分类号: | H03K19/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采集 通道 信号 隔离 工业 仪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多路采集通道间信号隔离的工业仪表。
背景技术
具有多路采集信号功能的工业仪表普遍存在由于使用环境、工艺流程等方面的制约而造成的干扰信号或单路与单路信号之间由于布线、焊接等方面因数造成的干扰。当干扰信号通过共、串模、耦合等方式被当作正常信号采集进入仪表后往往会导致计算、控制等的偏差甚至是事故。如何消除这种干扰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如何实现多路串联差分信号输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路采集通道间信号隔离的工业仪表,即能克服多路信号采集存在的干扰问题又能实现多路串联差分信号的输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具有多路采集通道间信号隔离的工业仪表,包括工业仪表的MCU,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路光耦继电器,所述多路光耦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所述MCU的IO口连接;
一差分放大电路,所述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A/D模块输入端口连接,所述A/D模块输出端、控制端与所述的MCU连接I/O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MCU是经SPI或IIC总线与所述的A/D模块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光耦继电器具有开关S1、S2、S3和S4,其中各路光耦继电器的开关S1的输出端相连,各路光耦继电器的开关S2的输出端相连;各路光耦继电器的开关S4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光耦继电器的开关S2的输出端和开关S4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差分放大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多路采集通道间增加光耦继电器使不同信号隔离,解决了多路信号采集过程中存在的信号干扰问题及实现多路串联差分信号的输入,并且电路结构简单、成本增加较小、PCB板占用较小、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多路采集通道间信号隔离的工业仪表,包括工业仪表的MCU,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路光耦继电器,所述多路光耦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所述MCU的IO口连接;所述多路光耦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所述MCU的IO口连接;一差分放大电路,所述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A/D模块输入端口连接,所述A/D模块输出端、控制端与所述的MCU连接I/O口连接。
具体的,请参见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电路连接示意图。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关于工业仪表其他的一些电路模块就不做说明(图中也未画出),图中仅给出了该工业仪表的MCU。从图中可知,该MCU是经SPI或IIC总线与所述的A/D模块连接。所述的光耦继电器具有开关S1、S2、S3和S4,其中各路光耦继电器的开关S1的输出端相连,各路光耦继电器的开关S2的输出端相连;各路光耦继电器的开关S4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光耦继电器的开关S2的输出端和开关S4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差分放大电路连接。当MCU要测量第一路采集值时,通过IO数据口断开其他路的信号开关,只控制第1路的信号进入采集电路,使第1路的采集信号和其他各路没有联系。MCU根据第1路采集的信号类型(V/I/TC/RTD)控制第1路采集的光耦继电器CH1的S1-S4的开合,选通2条测量线以差分放大信号的方式经差分放大电路将采集输入信号放大输入A/D芯片,当A/D按MCU的命令采集完一定量的数据后通过中断方式通知MCU已将数据采集完毕,此时MCU通过SPI或IIC总线将数据读出。依此类推,逐步进行各光耦继电器的开合控制,实现其他各路的信号采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昌晖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未经福州昌晖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90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