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折叠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8771.3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9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鲜明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鲜明洪 |
主分类号: | A45F3/20 | 分类号: | A45F3/2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663315 云南省文山壮***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折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子,尤其涉及了一种便携式折叠杯。
背景技术
杯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健康问题备受关注的今天,人们在旅行或是出差时,为了卫生都喜欢自己携带喝水或是漱口的杯子。目前市场上出售了许多种类的可折叠式杯子,但大多数结构复杂,携带不够方便,制造成本高,或者是可折叠式的纸质杯子,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制造成本高的主流杯子和只能一次性使用的纸质杯子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折叠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便携式折叠杯,包括杯体和杯底,所述的杯体为伸缩杯体,伸缩杯体至少由两节环形筒密封卡接而成,最内节环形筒与杯底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相邻两节环形筒中,下节环形筒顶部外设有下卡环凸台,下卡环凸台与下节环形筒形成下卡环槽,上节环形筒底部内设有上卡环凸台,上卡环凸台与上节环形筒形成上卡环槽,下卡环凸台与上卡环槽密封卡接,上卡环凸台与下卡环槽密封卡接。
作为优选,最外节环形筒配合有杯盖。
作为优选,最外节环型筒上设有拉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伸缩式的折叠,缩小了体积,设有拉环,方便使用者携带和保管,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环保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A部放大图。
图3是相邻两节密封卡接前的局部状态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杯体、2—杯底、3—下卡环凸台、4—下卡环槽、5—上卡环凸台、6—上卡环槽、7—杯盖、11—最外节环形筒、12—中间节环形筒、13—最内节环形筒、71—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便携式折叠杯,如图1所示,包括杯体1和杯底2,所述的杯体1为伸缩杯体,伸缩杯体至少由两节环形筒密封卡接而成,最内节环形筒与杯底2固定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相邻两节环形筒中,下节环形筒顶部外设有下卡环凸台3,下卡环凸台3与下节环形筒形成下卡环槽4,上节环形筒底部内设有上卡环凸台5,上卡环凸台5与上节环形筒形成上卡环槽6,下卡环凸台3与上卡环槽6密封卡接,上卡环凸台5与下卡环槽4密封卡接。最外节环形筒配合有杯盖7。最外节环型筒上设有拉环71。
在本实施例中以3节环形筒为例,3节环形筒从外往内依次为最外节环形筒11、中间节环形筒12和最内节环形筒13。
使用时,可一手夹住杯底2边缘,另一手夹住最外节环形筒11,往上拉,最外节环形筒11会往上移动,露出中间节环形筒12,再继续拉最外节环形筒11,直到露出最内节环形筒13,便携式折叠杯即可使用。外带时可以直接拉住拉环71。相邻环形筒之间密封卡接,所以水不会渗出来,在水压下环形筒也不会往下掉。便携式折叠杯在折叠时,将杯子放在桌面,用力下压最外节环形筒11,中间节环形筒12和最内节环形筒13会依次由外至内折叠,不使用时杯子被折叠了,体积减小,方便外出携带。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鲜明洪,未经鲜明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87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