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塑结合型下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18499.9 | 申请日: | 2012-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9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冯伯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蓝田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C1/22 | 分类号: | E03C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姜林 |
| 地址: | 52830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下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水器,具体是一种钢塑结合型下水器。
背景技术
现在的厨房用具中,必定不能少了洗涤槽,在洗涤槽的底部均设有一个用作排水的排水孔,排水孔上安装有排水装置(下水器)并连接排水管,通过该排水管可以将水池中的废水引入到下水道中。如中国专利号200920200574.1名为一种下水器就是属于这种类型。这种类型的下水器大多采用不锈钢材质制造,须知洗涤盆需要设置螺纹与下水管道及水槽连接。但是在不锈钢材质上直接加工螺纹非常困难,且容易造成废品。再者近年来金属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用全不锈钢材料制造下水器成本很高,严重制约了下水器的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加工方便,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钢塑结合型下水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钢塑结合型下水器,包括设有排水管、台控机构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由塑胶材质制作,底座上方设有带定位柱的沉台,一由塑胶材质制作的下壳体通过其下方的对接管安装在沉台内,所述的下壳体内安装有由不锈钢材质制作的上壳体,上壳体内设有固定螺丝与底座连接。
所述的沉台内设有支架板,支架板中部设有螺纹孔与固定螺丝螺接。
所述的固定螺丝中部设有通孔。
所述的定位柱为四个或四个以上,环形阵列分布在沉台内,所述的对接管卡扣固定在定位柱外。
所述的对接管外设有安装密封圈的安装槽。
所述的上壳体与下壳体间还安装有隔离圈,隔离圈使上、下壳体间形成溢水腔,所述的下壳体上设有溢水管与溢水腔贯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塑胶材质制作结构复杂的底座和下壳体,可降低生产难度,减少废品率。在下壳体外覆盖由金属材质制作的上壳体,保证下水器外形美观高档。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底座与下壳体装配后效果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中总装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钢塑结合型下水器,包括设有排水管11、台控机构16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由塑胶材质制作,底座上方设有带定位柱12的沉台13,一由塑胶材质制作的下壳体3通过其下方的对接管31安装在沉台13内,所述的下壳体3内安装有由不锈钢材质制作的上壳体4,上壳体4内设有固定螺丝5与底座1连接。利用固定螺丝将上壳体,下壳体与底座固定连接为一整体。
所述的沉台13内设有支架板14,支架板中部设有螺纹孔15与固定螺丝5螺接。螺纹孔可为支架板本体材料加工而成,也可在注塑加工时将螺母镶嵌在支架板内。
所述的固定螺丝5中部设有通孔51。
所述的定位柱12为四个或四个以上,环形阵列分布在沉台13内,所述的对接管31卡扣固定在定位柱12外。
所述的对接管31外设有安装密封圈32的安装槽。密封圈可密封下壳体与底座间的间隙,防止漏水。
所述的上壳体4与下壳体3间还安装有隔离圈6,隔离圈6使上、下壳体间形成溢水腔,所述的下壳体3上设有溢水管与溢水腔贯通。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塑胶材质制作结构复杂的下壳体和底座,一则降低生产难度,二则降低生产成本和废品率。但如果整体均用塑胶材质制作,将影响产品的美观型,难以用于更高档次的环境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不锈钢材质冲压制作上壳体,最后利用螺丝装配连接即可。由于塑胶材质的下壳体被隐藏在上壳体内,所以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下水器与传统全不锈钢下水器外观无异,保证了该产品的美观型。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蓝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蓝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84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