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型包皮环切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8367.6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0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郑巧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巧晶 |
主分类号: | A61B17/326 | 分类号: | A61B17/326;A61B17/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默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3 | 代理人: | 陆式敬 |
地址: | 51908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包皮 吻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清除男性阴茎过长包皮的器械,是一种改良型包皮环切吻合器。
背景技术
男性包皮过长极易引起男性泌尿系统疾病,包皮过长易感发龟头炎症,造成尿道感染,并对性生活造成影响。在医学上统计,男性包皮过长者患慢性前列腺炎、阳痿早泄等病症的比例超过一般人群,因此,清除过长的包皮是一种十分必要的医疗措施。
清除过长包皮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包括激光手术)。近些年来有人提出了一些“包皮环切吻合器”的专利申请,如申请号200920106511.6、201010110298.3、201110219810.2等等,它们都是此类专利申请或专利。在这些申请或专利中,公开了一些包皮环切吻合器的技术方案,它们由内环和内环外侧的外环组成。包皮环切吻合器的技术方案对于包皮过长的切割手术具有操作简捷方便、不出血、不缝合线的特点。但上述的技术方案还有其不足之处,缺点是:一、由于每人的阴茎系带长短不一,对系带较长者,内环易压在系带上,对系带造成损伤或坏死。二、当把内环套在龟头上,将包皮外翻到环外时,由于操作者的手与内环之间隔有包皮,人手隔着包皮捏住内环操作,易滑动,很不好掌握包皮翻起的长度。需要耗时调整包皮翻起的准确度,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使手术时间加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的环切吻合器的基础上所作的结构上的改进,其目的在于弥补以上所述的环切吻合器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良后的包皮环切吻合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型包皮环切吻合器,包括一个外环和一个内环。外环和内环均为管状体。
其中,所述外环由两个半圆形的开口环组成。两个开口环一端由枢轴连在一起;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两个开口环在轴向上的中间部位,均带有片状的半圆形刀口。
所述内环外侧的中部形成凹槽。凹槽直径与外环的刀口内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在于:内环一端对称设置两个把手,内环另一端设有一V形缺口。
本实用新型除具有原环切吻合器的优点,如:治疗过程中不疼痛、不出血、不缝合线,切口处皮肤光洁等,在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是:由于内环上设置了V形缺口,保护了系带较长者在治疗中系带不受损伤。由于内环上对称设置的把手及设置的V形缺口,使操作变得非常容易,能很好掌握包皮翻起的精确长度和系带位置,极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适合在医院中推广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环结构示意图(开口端处于打开状态);
图2是外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外环闭合);
图3是图2中的A向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环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硅橡胶环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外环整体组装示意图。
图中标记:
1.外环,2.内环,3.枢轴,4.螺杆,5.螺孔,6.刀口,7.凸起,8.L形板,9.凹槽,10.把手,11.缺口,12.硅橡胶环。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型包皮环切吻合器,包括一个外环1和一个内环2。外环1和内环2均为管状体。外环1和内环2制成材料为医用高分子材料。
其中,所述外环1由两个半圆形的开口环组成。两个开口环一端由枢轴3连在一起;另一端为开口端。在开口端处,一个开口环的顶部设有螺杆4,另一个开口环的顶部设有螺孔5,通过旋紧螺杆4,可将开口端锁固,使两个半圆形的开口环组合成一整圆。图1中所示的是开口端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2中所示的是开口端闭合状态的示意图。所述两个开口环在轴向上的中间部位,各带有片状的半圆形刀口6,刀口6边缘上均布有凸起7,凸起7为锯齿状或点状。见图2、图3所示,位于所述开口端处,两个刀口6的顶部对称设置为上下相互错开的L形板8。当把螺杆4锁紧、外环1固定为整圆时,两个L形板8紧紧叠合在一起,所述两个刀口6组合成一圆盘。
参见图4、图5,所述内环2外侧的中部形成有凹槽9,凹槽9直径与外环1的刀口6内径相匹配。凹槽9上套装硅橡胶环12。装配时,硅橡胶环12位于外环1的刀口6与内环2之间。参见图6,是内、外环整体组装在一起后的示意图。当所述螺秆4在螺孔5中旋紧后,外环1可将内环2以及其中的包皮紧紧卡住,所述刀口6与凹槽9中的硅橡胶环12相配合挤压及切割包皮。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在于,1、内环2一端对称设置两个把手10,2、内环2另一端设有一V形缺口11。采用了这两种技术方案,可克服在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设计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突出表现为:当将包皮外翻在内环2上时,由于在内环2的一端增加了一对把手10,操作者很容易掌握需切除的包皮的准确长度和系带位置,而不会因为打滑增加操作的时间和操作的难度。当把外环1卡紧在内环2和包皮上后,可再将把手10掰除掉。缺口11的作用是保护系带。对于系带较长的人,缺口11的设计使内环2不会挤压在系带上,这样则可避免系带受到损伤的严重后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巧晶,未经郑巧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83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