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油泵阀体自动控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8231.5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4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江庭;陈光健;张宝龙;冯就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友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06 | 分类号: | F04B49/06;F04B49/2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油泵 阀体 自动控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设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张拉控制的液压油泵阀体自动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在施工建设中,预应力张拉就是在构件中提前加拉力,使得被施加预应力张拉构件承受拉应力,进而使得其产生一定的形变,来应对钢结构本身所受到的荷载,例如屋面自身重量的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作用等等。目前市面上的液压油泵均为手动操作,通过操作左右阀体上的旋钮来实现供油、保压、回油等功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都是人为手动操作进行张拉,因此很容易使得两端的张拉不能精确同步,张拉质量得不到保证。
因此,亟需一种能改善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全自动控制、保证张拉质量的液压油泵阀体自动控制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液压油泵阀体自动控制机构,包括机架、固定于机架上的阀体、连接于阀体上的旋钮开关,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旋钮开关连接以控制旋钮开关的开关功能,整个操作过程实现全自动操作,取代了传统的人为手动操作,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对工程两端的张拉同步到位,有效保证张拉质量。
较佳地,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旋钮开关轴向连接并通过连轴器固定,结构紧凑。
较佳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步进电机。
较佳地,所述机架上设有滑轨,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滑轨轴向滑动连接。
较佳地,所述旋钮开关为螺旋开关杆,所述螺旋开关杆与所述阀体螺纹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固定于机架上的阀体、连接于阀体上的旋钮开关,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旋钮开关连接以控制旋钮开关的开关功能,整个操作过程实现全自动操作,取代了传统的人为手动操作,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对工程两端的张拉同步到位,有效保证张拉质量,且全自动控制,可以减少人力资源,同时也降低工程施工中的事故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油泵阀体2自动控制机构,包括机架1、固定于机架1上的阀体2、连接于阀体2上的旋钮开关3,以及设置于机架1上的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的输出端与所述旋钮开关3连接以控制旋钮开关3的开关功能,整个操作过程实现全自动操作,其取代了传统的人为手动操作,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对工程两端的张拉同步到位,有效保证张拉质量。
具体地,所述驱动装置4的输出端与所述旋钮开关3轴向连接并通过连轴器5固定,结构紧凑。所述旋钮开关3为螺旋开关杆,所述螺旋开关杆与所述阀体2螺纹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为步进电机,所述机架1上设有滑轨11,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滑轨11轴向滑动连接。工作时,驱动所述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的输出端带动所述旋钮开关3转动,利用所述旋钮开关3的转动从而实现阀体2的开和关,且在工作过程中所述驱动装置4沿所述滑轨11往复移动,如图2所示为阀体2处于关闭时的结构状态图,图3所示为阀体2处理打开时的结构状态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固定于机架1上的阀体2、连接于阀体2上的旋钮开关3,以及设置于机架1上的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的输出端与所述旋钮开关3连接以控制旋钮开关3的开关功能,整个操作过程实现全自动操作,取代了传统的人为手动操作,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对工程两端的张拉同步到位,有效保证张拉质量,且全自动控制,可以减少人力资源,同时也降低工程施工中的事故隐患。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友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友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82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墨铸铁管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气缸气密性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