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余热回收供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7598.5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8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徽;徐善飞;牛钐钐 | 申请(专利权)人: | 盾安(天津)节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9/00 | 分类号: | F24D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刘英梅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余热 回收 供热 系统 | ||
1.一种新型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网水循环系统、蒸汽循环系统、余热水循环系统、汽水换热器、离心式热泵和吸收式热泵;
所述热网水循环系统由加热水循环子系统热和用户水循环子系统构成;所述加热水循环子系统包括二级换热站和热网循环泵,其由第一循环分路和第二循环分路构成,第一循环分路由二级换热站、热网循环泵、吸收式热泵、汽水换热器依次通过管道串接而成,第二循环分路由二级换热站、热网循环泵、离心式热泵、汽水换热器依次通过管道串接而成;所述用户水循环子系统由二级换热站、二级热网循环泵和热用户端依次通过管道串接而成;
所述蒸汽循环系统包括蒸汽热源、透平机和凝结水泵,其由第三循环分路和第四循环分路构成,第三循环分路由蒸汽热源、透平机、吸收式热泵、凝结水泵依次通过管道串接而成,第四循环分路由蒸汽热源、汽水换热器和凝结水泵依次通过管道串接而成;
所述余热水循环系统包括余热水热源和余热水循环泵,其由第五循环分路和第六循环分路构成,第五循环分路由余热水热源、余热水循环泵和吸收式热泵依次通过管道串接而成,第六循环分路由余热水热源、余热水循环泵和离心式热泵依次通过管道而成;
所述透平机与离心式热泵驱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分路和第二循环分路在汽水换热器的回水进口前形成汇接,在汽水换热器的回水进口和回水出口之间并接有旁通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盾安(天津)节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盾安(天津)节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759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