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载机动臂总长度不变的高卸载动臂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7170.0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8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市天利和创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38 | 分类号: | E02F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载 机动 长度 不变 卸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载机动臂总长度不变的高卸载动臂。
背景技术
装载机是比较常用的工程机械,在石场、矿上、市政工程中运用广泛。
目前,装载机的动臂呈弧形,其长度为2920mm,拉杆的长度为1210mm,卸载高度大多在3030mm。这些装载机的缺点是铲斗工作距离短,卸载高度有限,在装车过程中,由于臂不够长,而需要搭梯(将被铲物垫一些在轮下)直到高度够用为止,此外,在攒堆和上料过程中,由于装载机臂短,卸载高度小,使得攒的料堆高度小,堆料的占地面积加大,造成堆料空间没有合理利用,而且同等面积下少存放很多货物,同时也使装载机往返次数增加,浪费时间和燃料,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在复杂情况下,如矮墙等由于装载机抬高高度受限而无法完成工作,会给工作人员以及工程施工带来极大不便。
然而,随着市场上自卸车车厢高度的不断增加,装载机用户对其卸载高度体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要求产品的价格不变或略有增加,以追求低投入、高效率。
为此,人们就更需要能抬高装载机的卸载高度,以满足工程施工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装载机动臂总长度不变的高卸载动臂,该抬高臂可实现抬高现有技术装载机的卸载高度,减少工作量,降低卸载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装载机动臂总长度不变的高卸载动臂,包括动臂本体,所述动臂本体由左、右臂和连接在左、右臂之间的摇臂座梁构成,所述左、右臂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装载机铰接的动臂上销孔,其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铲斗的动臂下销孔,靠近动臂上销孔的左、右臂下侧设置有用于与动臂缸活动端相铰接的动臂缸轴座,所述摇臂座梁中部设置有摇臂座,所述动臂本体的总长度大于2900mm±1.5mm,所述动臂缸上轴座设置在靠近动臂上销孔水平距离730mm±1mm处,在靠近动臂下销孔一侧的左、右臂之间设置有动臂下梁。
进一步,所述动臂本体的总长度为2920±1.5mm。
进一步,所述动臂下梁和摇臂座梁的横截面呈四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是抬高臂的总长度不变,对比与现在有技术转载机的卸载高度在3030mm通过改进将动臂缸上轴座设置在水平距离靠近动臂上销孔的730mm±1mm位置上,使得改进后的转载机的卸载高度提高到3300±50mm,也使装载机满足对更高自卸 车车厢体物料的装卸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省了工时;二是由于抬高了装载机卸载高度,在攒堆料时,可以提高攒堆料的高度,减少堆料的占地面积,缩小堆料空间,在同等面积下,可多存放很多货物;避免了因堆料的占地面积过大,为减少堆料面积而使得装载机反复铲卸的次数增加,浪费时间和燃料,增加了施工成本,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三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改进,制造成本增加极少,采用这种结构后,可以提高了装载机的工作效率和卸载能力,也节省了成本,也更符合工程施工建设中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装载机动臂总长度不变的高卸载动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装载机动臂总长度不变的高卸载动臂的主视图。
标号说明:1-动臂上销孔2-左、右臂3-动臂缸上轴座4-摇臂座梁5-摇臂座6-动臂下梁7-动臂下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参阅图1~2,一种装载机动臂总长度不变的高卸载动臂,包括动臂本体,所述动臂本体由左、右臂2和连接在左、右臂2之间的摇臂座梁4构成,所述左、右臂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装载机铰接的动臂上销孔1,其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铲斗的动臂下销孔7,靠近动臂上销孔1的左、右臂2下侧设置有用于与动臂缸活动端相铰接的动臂缸上轴座3,所述摇臂座梁4中部设置有摇臂座5,所述动臂本体的总长度大于2900mm±1.5mm,所述动臂缸上轴座3设置在靠近动臂上销孔1水平距离730±1mm处,在靠近动臂下销孔7一侧的左、右臂2之间设置有动臂下梁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臂本体的总长度为2920±1.5mm,所述动臂下梁6和摇臂座梁4的横截面呈四边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市天利和创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晋江市天利和创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71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卧式罐中泵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 下一篇:一种钢筋隔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