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力式自动再循环泵保护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16966.4 | 申请日: | 2012-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6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 发明(设计)人: | 吴武涛;李本林;罗凯;靖金桃;张素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高中压阀门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53/10 | 分类号: | F04B53/10;F04B49/22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余丽霞 |
| 地址: | 430415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力 自动 再循环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液体输送系统中自动再循环泵保护系统中的自力式自动再循环泵保护阀。
背景技术
再循环泵保护阀,也称空排止回阀、最小流量阀,是适用于给水泵再循环系统的特殊阀门,通常安装在给水泵出口,广泛应用于电厂、钢厂和化工厂等工业领域。
特别是在火力发电厂、钢厂、化工厂等工业领域,使用锅炉给水泵使用较多,作为重要辅机,直接关系着工厂安全经济运行。给水泵除具有合理的结构、严格的制造工艺和优良的材质外,其抗气蚀性能亦是给水泵的主要性能之一,因为它不但决定着给水泵的工作范围,而且还影响着泵的使用寿命。
为防止给水泵过热或汽蚀,给水泵的流量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不小于某一个规定的安全流量,也就是最小流量。为了实现系统的最小流量回水以维持泵正常运行所需的最小流量,并防止介质倒流,防止气蚀、水锤、振动等对泵的破坏,提高泵的使用效率,减少泵的故障,需在给水泵出口安装再循系统。
现有的再循环系统由于需要具备如下功能:流量测量、逆止阀、减压泄荷与流量调节,因此整个再循环系统包括流量计、控制回路、最小流量调节阀、电动(或气动)执行机构、止回阀等机构,使用过程中需人工调节,需要附加电源及控制信号等执行机构,并需要外加电源,不仅操作复杂,而且安装和维护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集流量测量、逆止阀、减压泄荷与流量调节为一体、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的自力式自动再循环泵保护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自力式自动再循环泵保护阀,包括设有主流道进口、主流道出口和装配口的阀体、与装配口密封连接的阀盖,还包括一端与所述阀盖内侧连接的弹簧、设有旁通流道的逆止阀瓣、由行程段和旁通段构成的阀芯,以及设有旁通流道出口的旁通法兰;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逆止阀瓣连接,所述逆止阀瓣还设有减压开孔,所述阀芯的行程段位于旁通流道内,所述阀芯的旁通段设有旁通水道和至少一个节流开孔,所述阀体还设有旁通装配口,所述旁通法兰与旁通装配口密封连接,所述减压开孔、节流开孔、旁通水道和旁通流道出口依次连通。
上述行程段的外径小于旁通流道的内径,且行程段的外侧设有与旁通流道内壁相配合的环形导向凸台,所述导向凸台上设有水流孔。
上述阀盖内侧设有弹簧套,所述弹簧位于弹簧套内。
本实用新型自力式自动再循环泵保护阀以巧妙的设计,采用简单的结构将现有技术中多个部件所具备的功能集成在一个机械结构的循环阀内,依靠流量控制阀门,不需要额外的能源,实现了旁路流量可自动调节控制,阀门整体运行具有高经济性,尤其在制造、安装调试,以及后期的维护方面,具有显著的总体成本费用优势。本实用新型实现泵的保护仅仅只需一个循环阀,不需其他额外组件,因此不受系统故障影响,几乎免维护。
其主要优点如下:
1、将最小流量控制、旁路减压、主流量止回三重功能集于一体,构思巧妙、结构简单,集约简化最小流量控制系统,节省了一套电动或气动的调节阀、一套流量测控系统和一只单独设置的止回阀,降低了设备的投资成本。
2、主流道采用为弹簧加载的升降式止回阀,旁路及主流道的开启与关闭只与泵出口流量有关,主流道和旁通流道出口的开启关闭由流量自动控制完成,并且整个减压过程在阀芯内完成,对阀体没有冲刷,阀门流动平稳,顺畅;
3、止回阀内置于阀体内,无能源损失;阀芯上节流开孔经过严格计算、实验,可完全避免过热闪蒸现象的发生;
4、结构紧凑,无须附加电源及控制信号,也不需要执行机构可自动运行,安装方便,可在线维护,维护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逆止阀瓣(8)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阀芯(9)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在泵循环系统里面的示意图;
图中:1—阀体(1.1—主流道进口;1.2—主流道出口;1.3—装配口)、2—阀盖(2.1—弹簧套)、3—螺母、4—螺柱、5—垫圈、6—弹簧、7—第一O型密封圈、8—逆止阀瓣(8.1—旁通流道;8.2—减压开孔)、9—阀芯(9.1—行程段;9.2—旁通段;9.2.1—旁通水道;9.2.2—节流开孔;9.3—导向凸台;9.3.1—水流孔)、10—旁通法兰(10.1—旁通流道出口)、11—第二O形密封圈、12—泵、13—储液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高中压阀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高中压阀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69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