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光透水的路边石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16843.0 | 申请日: | 2012-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3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 发明(设计)人: | 赵晶;苗永刚;卢麟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山水城市园林景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1F9/053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 |
| 地址: | 11017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 透水 路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发光透水的路边石。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使用的路边石多只起到隔离沥青路面与绿化带的作用,颜色、样式比较单一,千篇一律没有特色,不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在没有路灯设置的地方,夜间出行不易分辨路边石位置,为驾驶和行人出行造成不便,且传统的路边石没有渗水、透水结构,因此雨天路边常有积水,给人们日常出行带来不便,雨水作为淡水资源,只能从城市的排水系统排出,不能被有效利用,造成城市的雨水利用效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夜间可发光的,又能提高城市雨水利用率,减少路面积水的路边石。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光透水的路边石,包括路边石主体,路边石主体两侧设有发光材料槽和反光材料槽,所述发光材料槽和反光材料槽设置于路边石主体靠近沥青路面的侧面。
所述路边石主体在隔离沥青路面和绿化带方向上设有贯穿路边石主体的透水孔。
所述发光材料槽内添加环保型荧光粉。
所述反光材料槽内添加反光喷绘布。
所述透水孔设计成圆角矩形,且下边缘与绿化带下边缘平齐。
所述发光材料槽和反光材料槽对齐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以使雨天积水通过透水孔流入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提高了城市雨水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少了路边的积水,方便人们出行;
2.发光材料槽和反光材料槽组合成发光反光面给人们的夜晚出行带来方便,在景区、住宅区应用还可起到美化环境,增加小区夜晚的色彩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
其中,1为路边石主体,2为发光材料槽,3为透水孔,4为反光材料槽,5为绿化带,6为沥青路面,L为长,H为高,B为宽度,h1为埋土深度,h2为发光材料槽、反光材料槽和透水孔的高度,l1为发光材料槽长度,l2为透水孔长度,l3为反光材料槽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路边石主体1是混凝土石块,高H为420mm,长L为450mm,宽度B为150mm,埋土深度h1为190mm;发光材料槽2、反光材料槽4和透水孔3的高度h2为100mm,发光材料槽2和反光材料槽4凹陷深度10mm,长度l1、l3均为75mm,高度h2为100mm,在发光材料槽2涂抹发光材料,可以采用环保型荧光粉,使其吸收各种光能和热能,并将能量储存,然后于黑暗中以发光方式缓慢释放能量,还可选择不同颜色,对园区能起到美化作用;在反光材料槽4涂抹反光材料,可以使用反光喷绘布。透水孔3设计成圆角矩形,这种设计可以增大路边石承重,长度l2为150mm。
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中,按照图4所示安装,埋入土中深度为190mm,按照图2、图3所示,发光材料槽2和反光材料槽4面对沥青路面一侧,背面一侧是路旁绿化带,且绿化带与透水孔下边缘平齐,这样可以保证雨天路边的积水通过透水孔3流入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提高城市雨水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少了路边的积水,方便人们出行。两块路边石的发光材料槽2和反光材料槽4对齐安装,组合成发光反光面,在夜晚发光,给人们的夜晚出行带来方便,提高行车安全性,安装在园区或者住宅区内也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山水城市园林景观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山水城市园林景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68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