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空调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6587.5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5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余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3 | 分类号: | B60H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马佑平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空调 加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系统主要用于车辆在夏季或冬季进行室内温度、湿度的调节作用,主要由三个子系统组成:制冷系统、加热系统、换气系统;其中制冷系统主要利用物质物理变化产生低温;加热系统主要用发动机运行产生的热量进行加热;换气系统主要运用风机及风门实现车内车外的空气流通,其中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蒸发器、鼓风机、冷凝器、管路等部件组成;加热系统包括:加热器、鼓风机、暖风管路等组成部分;换气系统包括:鼓风机、内外风门等部件组成。
汽车空调系统已经是目前整车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提供乘客舒适的乘车环境,加热系统在冬季使用很频繁,保证乘车环境的温暖舒适,但由于此系统热源主要来自发动机的冷却水,所以此系统效果的好坏直接与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有关,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低造成冬天加热效果不好,车内温度较低给乘客以寒冷的感觉,但是由于目前柴油车型冷却水的温度普遍很低通常只有汽油车的三分之二左右,因此造成柴油车型的加热系统都不是很好,达不到用户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柴油车冷却水水温低又无法解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加热系统,可以保证当发动机水温低时也能保证加热系统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空调加热系统,包括加热器模块、鼓风机和PTC辅助加热模块(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所述鼓风机和PTC辅助加热模块分别位于加热器模块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PTC辅助加热模块由1个以上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并联组成。更优选的,所述PTC辅助加热模块由3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并联组成。
优选的,所述PTC辅助加热模块由空调控制器控制其开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还是借用传统的发动机的热量,另一方面采用一种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为本体,通过低电压、大电流的激励下产生热量,通过鼓风机的送风作用先将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吸收然后此部分的热风再经过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来进一步提升被加热空气的温度,来加热空气提升车内温度,为乘客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乘车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空调加热系统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主要实用新型部件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部件工作的电气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空调加热系统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
加热器模块1,鼓风机2,PTC辅助加热模块3,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31,加热器芯体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汽车空调加热系统,包括加热器模块1、鼓风机2和PTC辅助加热模块3(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所述鼓风机2和PTC辅助加热模块3分别位于加热器模块1的两侧。所述加热器模块1包括加热器芯体1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PTC辅助加热模块3由1个以上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31并联组成。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PTC辅助加热模块3由3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31并联组成(如图3所示)。
如图4所示,空调控制器接收来自水温传感器和室外温度传感器的信号,之后在事先给定的参数的情况下,控制所述PTC辅助加热模块3所包含的多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31的开闭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比较PTC辅助加热模块3开、关状态对整个加热系统的影响。如图5所示,发动机热水通过进水口A进入加热器芯体11内,经过循环后从出水口B流出热器芯体11;而鼓风机2吹出的冷风先经过加热器芯体11进行一次加热,然后再经过PTC辅助加热模块3进行二次加热。由实验结果表1数据可知,在除霜口和脚风口在PTC辅助加热模块3开、关状态下的温度差分别为4~8摄氏度之间,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空调加热系统大大提高了目前柴油车冷却水水温低的问题。
表1为本实用新型的台架试验数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65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用空调的进气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笔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