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人造板表面结合强度检测的辅助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6583.7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6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曾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耀东华家具板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蒋康铭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人造板 表面 结合 强度 检测 辅助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用于表面结合强度检测的辅助工具,特别是一种应用于人造板表面结合强度检测的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现行的人造板表面结合强度的测定方法,是将热熔胶均匀涂覆在加热后的表面结合强度专用卡具上,然后将50X50mm规格的试件粘贴在表面结合强度专用卡具上,待冷却后用刀片环绕表面结合强度专用卡具划出环形痕迹,再装在试验机上进行测定。现行的办法存在的问题是手动用刀片划痕迹时,无法保证力度的均匀性,划出的环形痕迹的深度也无法保持一致,影响试验机测试的结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划出深度均匀的环形划痕的辅助工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人造板表面结合强度检测的辅助工具,包括中空的圆柱形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面设置有可与台钻连接的接头,主体下端开口处设置有一圈锯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侧面设置有用于确定高度的标识。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标识为凹陷入主体表面的刻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标识为涂覆在主体表面的色圈,所述色圈至少有2圈且相邻色圈的颜色不同。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头与主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凸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带有可与台钻接头连接的中空圆柱形主体,并在主体开口处设置锯齿,利用锯齿可在试件上铣出完整的环形槽且深度也可保证基本一致,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主体侧面设置有用于确定高度的标识,方便使用过程中可随时清楚所铣环形槽的深度;另外接头与主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凸肩,可增强连接处的结构强度,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用于人造板表面结合强度检测的辅助工具,包括中空的圆柱形主体1,所述主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可与台钻连接的接头4,主体1下端开口处设置有一圈锯齿3。主体1侧面设置有用于确定高度的标识,其中标识可以为凹陷入主体1表面的刻度,也可为涂覆在主体1表面的,至少2圈且相邻色圈颜色不同的色圈。色圈的圈数根据需要涂覆,以满足不同高度刻度。所述接头4与主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凸肩2,凸肩2可增强连接处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锯齿3部位所在的圆环内径为35mm,锯齿3的高度为0.8mm,此结构尺寸可保证铣出的环形槽规格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使用时,主体1上的接头4固定在台钻上,将人造板试件放置在台钻下方的水平台上。开启电源,锯齿3对准试件表面,缓慢地施加压力,同时观察主体1侧面的标识,可随时清楚已经铣出的环形槽深度,并且可根据标识判断主体1在转动过程中是否倾斜,以此调整角度,保证最后铣出的环形槽深度一致,符合试验的标准。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耀东华家具板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耀东华家具板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65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处理中化学含氧量在线紫外光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金属界面强度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