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病患搬运器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6380.8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2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A6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张俊阁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患 搬运 器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揭示一种病患搬运器材,尤指具有中空结构的病患搬运器材。
背景技术
脊椎固定板是医疗救援时常见的病患运送器材,常搭配「头部固定器」同时使用,主要适用于可能有骨折的伤员身上,借助将伤员固定在脊椎固定板上,以达到固定伤员姿势的功能,避免在搬运或救护伤员的过程中,因移动致使伤员改变姿势而造成伤员的二度伤害。
请参照美国专利号第US7303705号的「THERMOPLASTIC SPINE BOARD WITH ERGONOMIC FEATURES」专利案,其为一种符合人体工学的热塑性脊椎固定板,脊椎固定板(spine board 10)具有一个头端(head end 12)、一个主体部(main body portion 13)及一个尾端(tail end 14),脊椎固定板由主体部开始变窄使尾端比头端窄。
然而,现有的脊椎固定板是使用实心塑料材料制成板状,使用塑料材料将造成脊椎固定板强度不足,容易造成脊椎固定板在运送伤员的过程中无法承受伤员的重量而变形,并且塑料材料制成的脊椎固定板重量重,不利于救护人员搬运伤员,增加救护人员救助伤员时体力上的消耗,造成救护人员的负担。
有鉴于上述现有结构的缺失,本实用新型发明人乃致力于设计出一种病患搬运器材,其可克服上述现有结构的所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病患搬运器材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中空结构的病患搬运器材,采用中空的设计将有助于减轻病患搬运器材的重量,减少救护人员搬运伤员时的负担,救护人员在搬运伤员时仅需要承受伤员的体重,能够有效节省救护人员搬运伤员时所消耗的体力,采用具有中空结构的设计同时具有降低成本的功效,能够减少使用大量不必要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病患搬运器材其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纤维材料制成的病患移动装置,纤维材料具有硬度高、强度强且不易变形的特性,采用纤维材料制成的病患搬运器材,能够增加病患搬运器材的结构强度,即使使用病患搬运器材搬运体重重的伤员,仍能够维持原来的形状避免变形,增加病患搬运器材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病患搬运器材,其包括有:
一个本体,该本体为纤维材料,该本体包括有一个上表面及一个下表面,该本体于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内部空间,该本体具有一个外周缘,该外周缘形成有数个握持部。
优选的,该内部空间中设有至少一个补强部,该补强部同时连接该上表面与该下表面。
优选的,该本体于该上表面形成一个能够供患者平躺的凹陷部。
优选的,该本体于该外周缘设有数个穿孔,所述的数个握持部由所述的数个穿孔穿设后形成。
优选的,该本体包括有一个第一分体及一个第二分体,该第一分体的一端设有一个第一结合部,该第二分体的一端设有一个第二结合部,该第一分体的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分体的第二结合部相连接。
优选的,该第一结合部设有数个第一定位孔,该第二结合部设有数个第二定位孔,该本体还包括有数个定位件,该定位件同时穿设于该第一定位孔及该第二定位孔。
优选的,该本体还包括有一个包覆层,该包覆层同时包覆于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外。
优选的,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于该本体外共同形成一个容置槽,该容置槽环设于该本体,该容置槽能够容纳该包覆层,使该本体包覆该包覆层后该本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为平坦状。
优选的,该本体为碳纤维材料。
优选的,该上表面呈U字形截面并沿该本体前后两端方向直线延伸,该本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于该外周缘形成一个第一厚度,该本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于远离该外周缘的中间部位形成一个第二厚度,该第二厚度大于该第一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病患搬运器材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病患搬运器材第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沿图2中的3-3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沿图2中的4-4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病患搬运器材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病患搬运器材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沿图6所取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病患搬运器材第二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沿图7中的8-8线所取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63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