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功能键盘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6367.2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5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余炎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炎良 |
主分类号: | G06F3/02 | 分类号: | G06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英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功能 键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新增的拖动上下滚动条功能、实现当前操作页面的缩放功能的新型多功能键盘。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计算机的输入操作一般均是依赖于键盘、鼠标、指点杆、轨迹球、以及后来的触摸板等等。由于指点杆在键盘上的布局位置的不合理以及后来的触摸板技术的出现使得指点杆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现在除了联想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以及少量HP笔记本电脑外,其余品牌笔记本电脑已很少采用,台式计算机键盘上更是很少有人采用,即使有指点杆,由于其操作不方便,功能性较差的原因,致使买了笔记本电脑的人一般都还要买一个外接鼠标。
请参见图1,现有键盘上的指点杆设置在G、H、B字符键之间并同时在空格键下方设置有三个键左键、右键和中键,操控时与空格键会有一定的干涉,而产生误操作,而且,操作时手要离开键盘正常操作位置,造成操控指点杆和右键会十分的别扭和吃力,且功能性较少,灵敏性也较差,基于这些种种原因致使指点杆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抛弃。
而对于触摸板,虽然操控方便,但灵敏性较差,况且操控触摸板时,手更是要远离键盘正常操作位置单独操控鼠标功能,操控效率十分低下,且占据笔记本电脑的一定的空间位置,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以及笔记本的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笔记本电脑提出了更小、更快、更薄的要求的时候,触摸板将会阻碍计算机的发展。同时,对于工控机等一些特殊的计算机设备,由于其工作环境较差、空间较小,不适合外接鼠标或者无线鼠标等进行操作,而现有技术的键盘布局及功能,又不能较好的支持无鼠标时的各种轨迹的输入操作。
针对现有的计算机键盘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就是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两种技术缺陷的综合性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新对指点杆进行布局,将空格键设置为左空格键和右空格键,省略掉触摸板以及鼠标左右键的设置,同时,指点杆与空格键之间配合使用可达到多种功能的新型多功能键盘。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多功能键盘,其由功能键区、光标控制键区、状态指示区和主键盘区组成,所述主键盘区设有指点杆与空格键,其空格键设置为左空格键与右空格键,所述左空格键与右空格键并排的对称设置于两个Alt键之间。
所述左空格键与右空格键之间还设有一手动切换键。
所述的左空格键与右空格键,其上分别设有一外凸的防滑条。
所述指点杆包括一左指点杆和一右指点杆,所述左指点杆设置于R、D、F键之间的间隙中,所述右指点杆设置于I、J、K键之间的间隙中,所述左指点杆与右指点杆为单独使用或与二者组合使用。
所述状态指示区设有一用来显示左空格键与右空格键当前状态信息的状态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对于带有指点杆的传统笔记本电脑键盘采用本实用新型不仅操控性能大大提高,使用舒适性与工作效率也有很大提升。并且可以减少指点杆附带的三个按键,同时可以放弃触摸板设计,这样可以减低笔记本电脑的制造复杂度,节约制造成本。对于台式计算机键盘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放弃传统鼠标的使用,这样可以节约成本,减少工作使用面积。由于手不需离开键盘原有正常操作位置就可以操控鼠标功能,工作效率自然大大提高。工控计算机键盘采用本实用新型因不用外接鼠标,减少了操作空间受限的困扰。如果大量采用本实用新型生产键盘,将大大减少传统鼠标的使用,不仅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还将产生节约资源的社会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计算机键盘主键盘区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键盘主键盘区布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的计算机键盘主键盘区布局示意图;
1.左指点杆 2.右指点杆 3.左空格键
4.右空格键 6.指点杆左键 7.指点杆右键
8.指点杆中键 9.手动切换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功能键盘,其由功能键区、光标控制键区、状态指示区和主键盘区组成,所述主键盘区设有指点杆与空格键,其空格键设置为左空格键3与右空格键4,所述左空格键3与右空格键4并排的对称设置于两个Alt键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炎良,未经余炎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63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