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翻式自卸挂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14889.9 | 申请日: | 2012-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4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伟;周国防;李堃;王志勇;任维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集车辆(山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P1/16 | 分类号: | B60P1/16;B60P1/26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翻式 挂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卸车生产领域,具体提供一种侧翻式自卸挂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的侧翻自卸车均采用机械开箱、液压举升,具体来说存在以下主要特点:油缸布置在车厢底部,从底部举升;侧门采用上翻门结构,随着举升角度加大自动打开;侧板形式为立柱+侧门结构,一般侧面都有4-5个侧门。上述结构形式虽然应用广泛,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一、底部举升,力矩小,且不便于安装维护;二、需要采用多级油缸,结构复杂,成本高;三、侧翻前需要工人手动开锁,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四、卸货时,容易出现货物掩埋车轮的情况,需要采用另外的移位缸顶升挪动车体或人工将货物清理后自卸车才能开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高性能、低成本的侧翻式自卸挂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翻式自卸挂车,包括箱体、车架及箱体翻转油缸,箱体与车架通过旋转轴活动连接,箱体侧门设置在靠近旋转轴的一侧,其特点是,两个箱体翻转油缸分别设置在箱体的前后板上,箱体翻转油缸的缸筒端与箱体前后板的顶端铰接,箱体翻转油缸的活塞杆端与车架铰接;或者,箱体翻转油缸的活塞杆端与箱体前后板的顶端铰接,箱体翻转油缸的缸筒端与车架铰接。
为了得到最佳的翻转力矩,两个箱体翻转油缸优选设置在箱体前后板上远离旋转轴的一侧。
所述箱体可选用公知的“立柱+侧门”形式的侧开门,但为了实现自动开门,并克服现有技术卸货时出现的不足,所述箱体优选以下侧开门结构:所述箱体侧门为整体式侧门,箱体侧门下边沿与箱体底板相铰接,所述箱体的前后板上分别设置有侧门开启油缸,侧门开启油缸的缸筒端与箱体的前后板相铰接,侧门开启油缸的活塞端与箱体侧门相铰接。
为了更好地约束货物倾泻的位置,可以在箱体侧门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导流挡板。
为了增加箱体的承载强度,箱体远离旋转轴的一侧可设置为弧形底。
本实用新型的侧翻式自卸挂车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一) 箱体翻转油缸设置在箱体前后两端远离旋转轴的一侧,翻转力矩大,使用普通单级式油缸即可轻松实现举升翻转,生产成本低、安装维护方便;
(二) 侧门开闭可自动控制,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低;
(三) 卸货时,整体下翻式侧门可起到导流作用,防止货物掩埋车轮,提高卸货效率;
(四) 箱体的承载强度得到有效提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翻式自卸挂车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所示自卸挂车的翻转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图1所示自卸挂车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下面给出一个最佳实施例: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侧翻式自卸挂车主要由箱体1、车架2、箱体翻转油缸3及侧门开启油缸4构成。
箱体1与车架2通过旋转轴5活动连接。两个箱体翻转油缸3分别设置在箱体1的前后板1-1、1-2上。箱体翻转油缸3的缸筒端与箱体前后板1-1、1-2的顶端铰接,活塞杆端与车架2铰接,两铰接点均在箱体前后板1-1、1-2上远离旋转轴5的一侧。
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整体式侧门1-3。整体式侧门1-3下边沿与箱体底板相铰接。设置在箱体1前后板1-1、1-2上的两个侧门开启油缸4分别与整体式侧门1-3的两端活动连接。侧门开启油缸4的缸筒端与箱体1的前后板1-1、1-2相铰接,活塞端与整体式侧门1-3相铰接。
整体式侧门1-3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导流挡板6。
箱体1远离旋转轴5的一侧为弧形底。
使用时,箱体翻转油缸3用于箱体举升翻转,侧门开启油缸4用于控制整体式侧门1-3的开启、关闭。箱体翻转油缸3和侧门开启油缸4均为普通的单级式油缸,其控制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集车辆(山东)有限公司,未经中集车辆(山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48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助力车的集成控制系统
- 下一篇:双层叠加丝圈脚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