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绝缘子污闪光纤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3935.3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2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杜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子 闪光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传感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发生污闪故障的光纤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是各个行业的基础,也成为居民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输电线路的总长度和电力输送跨距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我国幅员广阔、地理条件复杂,因雷击、大雾、污闪而引起的输电线路跳闸事故也日益增多,绝缘子污闪是输电线路经常发生的主要事故之一,给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当发生污闪故障后必须找出故障并及时处理,防止引起更大的停电事故。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20242577.0的专利揭示了一种方案,采用磁感应原理,当发生污闪故障后,该故障指示器将故障显示彩带展开,从而使故障巡视人员无须再爬杆确认故障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但该装置仍需巡视人员沿着输电线路查找,当输电线路较长、位置偏僻时,无法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仍需逐个巡视每个电力塔杆,其工作效率仍不是很高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绝缘子污闪光纤监测装置,采用准分布式的光纤传感技术,在远端的机房就可以确定发生污闪的位置或电力杆塔的编号,故障排除人员只需直奔该位置或该杆塔就可以去排除故障了,其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是输电线路安全的保障手段之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绝缘子污闪光纤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感应环、固定支架、外壳、磁性撞针、滑轨、带孔挡板、自聚焦透镜一、聚焦透镜二、测试单元和处理报警单元,以及包含有信号光纤一的光缆一和包含有信号光纤二的光缆二,所述外壳设置在固定支架上,所述磁感应环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所述滑轨设置在外壳上,所述磁性撞针位于滑轨内且与滑轨滑动配合,所述带孔挡板安装在磁性撞针的一端,所述信号光纤一和信号光纤二均位于外壳的内部,所述自聚焦透镜一安装在信号光纤一的一端,所述聚焦透镜二安装在信号光纤二的一端,所述自聚焦透镜一和聚焦透镜二透过带孔挡板上的开孔对准设置,所述光缆一和光缆二的一端均通过固定夹具固定在外壳的内部,所述光缆二的另一端与用于检测信号光纤二中传输光信号变化的测试单元相接,所述测试单元位于外壳的外部,所述测试单元还与用于对测试单元所检测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报警的处理报警单元相接,所述处理报警单元设置在外壳外部。
上述的绝缘子污闪光纤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挡板为半透明膜或反射镜。
上述的绝缘子污闪光纤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单元为光时域反射计或光源-光功率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在光缆上可以串接多个本实用新型装置,从而组成准分布式绝缘子污闪监测系统。
2、本实用新型维护成本低,监测装置发生动作后经复位后仍可使用,适于野外的长期使用。
3、当发生污闪后,本装置中的磁性撞针受磁感应环的吸引发生滑动,使带孔挡板移动,在带孔挡板移动前,两根信号光纤端部安置的自聚焦透镜通过带孔挡板的开孔是对准的,光信号在两个自聚焦透镜之间是可以传输的,当带孔挡板移动移动后,两个自聚焦透镜之间横有带孔挡板的非孔部分,两个自聚焦透镜之间的光信号传播受到影响,在机房的监测装置就可检测到信号光纤中传输光信号的变化,并根据变化的位置确定在实际线路的位置和对应的杆塔,维护人员了直奔该位置检修,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4、本实用新型采用光纤传感技术,具有抗电磁干扰、寿命长、重量轻、等优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绝缘子污闪光纤监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孔挡板发生动作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光缆一; 1-2—光缆二; 2—外壳;
3—磁感应环; 4—磁性撞针; 5—测试单元;
6-1—信号光纤一; 6-2—信号光纤二; 7—带孔挡板;
8-1—自聚焦透镜一; 8-2—聚焦透镜二; 9—滑轨;
10—固定夹具; 11—固定支架; 12—处理报警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39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氟虫腈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S4R型电源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