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热回收的太阳能集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13781.8 | 申请日: | 2012-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3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刘刚;范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艳 |
| 主分类号: | F24J2/05 | 分类号: | F24J2/05;F24J2/24;F24J2/46;F24D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丰乐大道2***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太阳能 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热回收的集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带热回收的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的热利用中,关键是将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热能。由于太阳能比较分散,必须设法把它集中起来,所以,集热器是各种利用太阳能装置的关键部分。集热器一般分为平板集热器、聚光集热器和平面反射镜这几种类型。
因为平板集热器的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成本适宜,还具有承压能力强、吸热面积大等特点,所以平板集热器常用于太阳能热水器中。目前的集热器都是通过连接管与储水箱相联通带动,储水箱设置于集热器上方。水在集热器中接受太阳辐射的加热,水温上升,会造成集热器及储水箱中水温不同而产生密度差,因此引起浮力变化,形成热虹吸现象,促使水在集热器向储水箱中自然流动,这里由于密度差的关系,水流量与集热器的太阳能吸收量成正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量没有得到完全利用问题,提供了一种既不影响原来集热器功能又能使集热器内腔的热量得到合理回收应用的太阳能集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热回收的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底座、热交换管和风机,所述底座内设有凹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密封整个凹腔的透光玻璃,所述凹腔内设有若干根平行排列且呈管状的热交换管,所述凹腔内还设有太阳能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与风机相联,所述太阳能电池为风机提供电源,所述底座的背板上设置有出风口和回风口。风机由太阳能电池驱动,节能环保。太阳能电池驱动风机,能达到将集热器内腔多余的热量完全吸收,并将热量传送到室内,从而达到取暖之目的。本太阳能集热器设计了出风口和回风口,并采用了太阳能电池,能达到节能、绿色环保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底座与热交换管之间设有保温层。保温层的设置减少了热交换管处的热损失。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发泡材料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矿物棉制品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透光玻璃为钢化布纹玻璃。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与透光玻璃之间还具有导热板,所述热交换管连接在导热板上。导热板能吸收太阳能,将热量传递给热交换管,提高了热交换管的吸热性能。
优选的,所述的热交换管为铜管。
优选的,所述的导热板由紫铜板或者铝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太阳能集热器通过太阳能电池、风机,能将集热器内多余的热量完全利用,从而减少了热损失,而且以太阳能电池为能源,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1,提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带热回收的太阳能集热器,包括由铝合金制成的底座1、铜管制成的热交换管2以及风机4,所述底座1内设有凹腔,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密封整个凹腔的透光玻璃5,为保证使用寿命,透光玻璃5为钢化布纹玻璃。透光玻璃5将底座凹腔内的设备全部密封起来。所述凹腔内设有若干根平行排列且呈管状的热交换管2,热交换管2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所述凹腔内还设有太阳能电池3,所述太阳能电池3与风机4相联,所述太阳能电池3为风机4提供电源,所述底座1的背板上设置有出风口8和回风口9。风机由太阳能电池驱动,节能环保。太阳能电池驱动风机,能达到将集热器内腔多余的热量完全吸收,并将热量传送到室内,从而达到取暖之目的。本太阳能集热器设计了出风口和回风口,并采用了太阳能电池,能达到节能、绿色环保的目的。
为减少热交换管2的热损失,底座1与热交换管2之间设有聚氨酯发泡材料制成的保温层6,当然根据实际情况,保温层6还可以为矿物棉制品;为保证热交换管2的吸热性能,保温层6与透光玻璃5之间还具有紫铜材料制成的导热板7,导热板7处于热交换管2与保温层6之间,热交换管2连接在导热板7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艳,未经王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37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