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12828.9 | 申请日: | 2012-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8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赛骄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H01M2/02;H01M10/0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曹津燕;苗青盛 |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良好防爆性能的锂电池。
背景技术
由于锂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功率大、低温性能好等优点,目前已经被各种不同领域广泛应用。但是锂电池的安全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热点。在锂电池长时间使用过程中,锂电池中的各种元件已经老化,在发生剧烈振动的情况下锂电池极易发生短路,从而导致电池内部气压陡然升高,甚至会发生爆炸。
现有技术中公开的防爆装置通常置于锂电池的顶端或底端,然而由于电池长期使用情况下,电池内部反应不充分,导致电池芯产生硬度不一的结块,在发生爆炸时,并非所有冲力都能通过防爆装置缓解,锂电池防爆性能仍有提升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锂电池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防爆效果的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的一种锂电池,包括壳体、正极集流体、锂片、碳包、保护膜、绝缘保护层、防爆层、泄压孔,锂片位于保护膜和壳体之间,保护膜将碳包包裹其中,正极集流体穿过保护膜伸出壳体;所述防爆层位于绝缘保护层和壳体之间;所述防爆层为圆形板状物;所述壳体顶端靠近正极集流体处设有两个泄压孔。
所述防爆层为奥氏体不锈钢。
所述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 8%-10%、C约0.1%,此种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塑性很好,强度较低的固溶体。
所述泄压孔与正极集流体的距离为3-5mm。
所述泄压孔内填有硬质塑料。
所述绝缘保护层位于保护膜和防爆层之间。
所述绝缘保护层为PVC绝缘保护纸。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锂电池外壳底部设有防爆层,该防爆层为圆形板状物,位于绝缘保护层和壳体之间,由于防爆层的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该材料具有很高的耐蚀性和良好的韧性、塑性,能够有效抵消锂电池爆炸时对电池底部的大部分冲击力,提高了锂电池的安全性。
2)在锂电池的壳体顶端靠近正极集流体处设有两个泄压孔,该泄压孔能够有效释放锂电池爆炸时对电池顶部所产生的压力。
3)泄压孔内填有硬质塑料,硬质塑料属于一种脆性非金属材料,当电池爆炸产生的冲力冲击泄压孔时,泄压孔中的硬质塑料不会破裂成碎片,因此与同样属于脆性非金属材料的玻璃相比,在泄压孔内填有硬质塑料的锂电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防爆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壳体1,正极集流体2,锂片3,碳包4,保护膜5,绝缘保护层6,防爆层7,泄压孔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锂电池包括壳体1、正极集流体2、锂片3、碳包4、保护膜5、绝缘保护层6、防爆层7、泄压孔8,锂片3位于保护膜5和壳体1之间,保护膜5将碳包4包裹其中,正极集流体2穿过保护膜5伸出壳体1,防爆层7为奥氏体不锈钢的圆形板状物,位于绝缘保护层6和壳体1之间,壳体1顶端靠近正极集流体2处设有两个泄压孔8。
泄压孔8与正极集流体2的距离为4mm,泄压孔8内填有硬质塑料。绝缘保护层6 为PVC绝缘保护纸,位于保护膜5和防爆层7之间。
如图1所示,防爆层7为奥氏体不锈钢的圆形板状物,位于绝缘保护层6和壳体1之间,由于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很高的耐蚀性和良好的韧性、塑性。因此,防爆层7能够有效抵消锂电池爆炸时对电池底部的大部分冲击力,提高了锂电池的安全性。
在壳体1顶端靠近正极集流体2处设有两个泄压孔8,泄压孔8能够有效释放锂电池爆炸时对电池顶部所产生的压力。泄压孔8内填有硬质塑料,在受到爆炸冲击时不会产生碎片,从而增加了锂电池使用的安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赛骄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赛骄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28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