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按钮结构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2583.X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6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祚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18 | 分类号: | H01H9/18;H01H25/00;H05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钮 结构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按钮结构与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进行多维控制输出的按钮结构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多消费型电子市场的蓬勃发展,各家软硬件厂商不断地推出更新更好的应用软件以及硬件,以抢占庞大的市场商机,而有了更新颖的软件与硬件,作为控制硬件的操控介面,其例如为遥控器,当然必须不断地发展与更新,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就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照明灯具而言,其通常会配置遥控器,以便于使用者对照明灯具进行远端遥控,以控制照明灯具的开关或是调整光量等。例如,在遥控器上配置开关按键,用来启动或关闭照明灯具,并且遥控器上配置调节旋钮,以调整照明灯具的出光量。然而,当照明灯具需要控制多种光源时,遥控器则须对应配置多组按键,以控制不同光源而作为多维度控制输出。此外,对于其它配置遥控器的电子装置而言,若需多维度控制输出,则摇控器也须配置多组按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钮结构,其可进行多维度控制输出,且按钮结构利用施力大小与透光量呈正比以具有简单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使用上述的按钮结构,可使电子装置进行多维度控制输出。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按钮结构,适用于一电子装置,其包括一机壳、一发光元件与多个感光元件,且发光元件、这些感光元件与按钮结构设置在机壳内。按钮结构包括一本体与多个调光结构体。本体具有多个按压部。按压部设置在本体的上表面,用以接受一外力源。这些调光结构体连接本体,其中各个调光结构体具有一开孔,用以与机壳共同定义出一透光区,且透光区的面积与外力源的大小成正比。本体适于接收发光元件发出的至少一光线,并将至少一光线传递至相应的一个或多个调光结构体的开孔,使得各光线通过相应的透光区而到达相应的感光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按钮结构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个开孔的孔径沿着反向于外力源的施力方向逐渐增加。此外,各个开孔为一V型槽,且各个V型槽的一宽度沿着反向于外力源的施力方向逐渐增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按钮结构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元件位于本体下方。本体的一底部具有多个反光面,用以将至少一光线反射至相应的一个或多个调光结构体的开孔。此外,底部包括一多角锥,且这些反光面为多角锥的多个锥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按钮结构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调光结构体等间隔地设置在本体的外围的一圆周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按钮结构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复位件。按钮结构通过复位件悬吊在机壳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按钮结构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复位件连接在本体的侧边与机壳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按钮结构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复位件设置在调光结构体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按钮结构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复位件为一弹簧或一硅胶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机壳、一发光元件、多个感光元件与一按钮结构,其中发光元件、感光元件与按钮结构设置在机壳内。按钮结构包括一本体与多个调光结构体。本体具有多个按压部。这些按压部设置在本体的上表面,用以接受一外力源。这些调光结构体连接本体,其中各个调光结构体具有一开孔,用以与机壳共同定义出一透光区,且透光区的面积与外力源的大小成正比。本体适于接收发光元件发出的至少一光线,并将至少一光线传递至相应的一个或多个调光结构体的开孔,使得各光线通过相应的透光区而到达相应的感光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电路板,其安装在机壳内,且发光元件固设在电路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机壳具有多个第一延伸部。各个第一延伸部对应各开孔的位置而设置,并遮蔽各开孔。此外,机壳还具有多个第二延伸部,其连接这些第一延伸部并朝向电路板延伸。各个第二延伸部具有一导光面,且发光元件的至少一光线通过各导光面引导至相应的感光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路板具有多个挡墙。挡墙位于开孔之下,且各个感光元件与发光元件设置在各个档墙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个开孔的孔径沿着反向于外力源的施力方向逐渐增加。此外,各个开孔为一V型槽,且各个V型槽的一宽度沿着反向于外力源的施力方向逐渐增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元件位于本体下方。本体的一底部具有多个反光面,用以将至少一光线反射至相应的一个或多个调光结构体的开孔。此外,底部包括一多角锥,且这些反光面为多角锥的多个锥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25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块件和CVD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光伏跟踪的高变速比减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