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器运输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12471.4 | 申请日: | 2012-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6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新洲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B3/10 | 分类号: | B62B3/10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器 运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器运输装置,主要适用于电容器的搬运工作。
背景技术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为电容,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电容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 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现有技术中,对电容器的搬运一般是采用推拉箱来辅助工作,即将电容器码放在推拉箱内,再通过拉动箱体将电容器运送到库房,但是由于电容器不能收剧烈震动,因此不能随意堆放,运送到库房的电容器需人工码放整齐,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运输的电容器传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容器传输装置,包括底板、把手和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底部设有滚轮,一侧设置有把手,底板上端面上设矩形凸条,矩形凸条上安置有箱体。
所述箱体顶部边缘处设有凸起部分,底部边缘处设有凹槽,目的是便于将箱体一层一层堆叠起来。
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网格,所述网格为泡沫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箱体层层码放,增大传输数量,节省传输时间;网格的设置能够保证箱内的电容器互不碰撞,确保了电容器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器运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体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箱体背面示意图。
其中:1-底板;2-把手;3-箱体;4-滚轮;5-矩形凸条;6-凸起部分;7-凹槽;8-网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电容器传输装置,包括底板1、把手2和箱体3,底板1底部设有滚轮4,一侧设置有把手2,底板1上端面上设矩形凸条5,矩形凸条5上安置有箱体3,箱体3顶部边缘处设有凸起部分6,底部边缘处设有凹槽7,目的是便于将箱体1一层一层堆叠起来,箱体3内部设有网格8,网格8为泡沫材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将电容器放置在箱体3内,由于箱体3内为网格结构,因此,一个电容器占一个网格,电容器之间互不碰撞,然后将装有电容器的箱体3放置在底板1上的矩形凸条5上,矩形凸条5正好落在箱体3底部的凹槽7内,由于箱体3顶部设有凸起部分6,因此第一个箱体3的顶部与第二个箱体3的底部相吻合,因此,箱体3可以在底板1上码放多层,箱体3码放好后,拉动把手2,将装有电容器的箱体3运输到库房内,将箱体3卸下即可;本实用新型运输方便、快捷,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新洲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市新洲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24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路机电控助力转向控制系统
- 下一篇:折叠式公交车靠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