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气降水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2037.6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4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月芳;熊隆飞;高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马正良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气 降水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研究大气降水中痕量重金属元素而设计的大气降水收集装置。
技术背景
降水中重金属的含量很低,一般在ng/g以下,属于痕量范围。因此,开展降水中重金属研究之前,降水样品的收集容器是个关键环节,如果收集降水的容器不适合用来研究痕量重金属的降水样品收集要求,那么在收集降水样品这一步骤中,降水就有可能受到重金属污染。因此,在收集降水过程中,一定要采用合适的收集容器。
目前,国内有关研究降水中重金属的降水收集容器,或采用玻璃瓶(胡健等2005),或采用聚乙烯塑料箱(白莉等,2010)。然而,如前所述大气降水中重金属含量一般均在痕量范围内,要求采样器皿材料中重金属含量低,而且收集过程中样品不宜被污染.上述采样容器材料中要么重金属含量较高,如采用玻璃瓶方法,要么在降水采集后被转移过程中易受污染,如采用聚乙烯箱子,二者均不是收集降水样品的最理想的容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气降水收集装置。利用该装置,将采集降水流入收集瓶,并防止杂物落入收集瓶,污染降水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大气降水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漏斗、连接螺母、阻隔筛板和收集瓶。其特征是收集漏斗为圆桶状,上方截面开口,下部呈漏斗状且有外螺纹;收集瓶瓶口有内螺纹,收集漏斗旋入收集瓶内,连接螺母两端分别与上面收集漏斗和下方收集瓶连接;阻隔筛板为圆形小板,置于收集漏斗和收集瓶之间,内嵌在连接螺母中,阻隔筛板面上开有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整套装置各个部件材料均为重金属含量较低的聚乙烯材料或者特氟龙材料。如最上部的收集漏斗以及最下部的收集瓶均由重金属含量较低的美国Nalgene低密度聚乙烯(LDPE)储水瓶制作而成,连接螺母内置的阻隔筛板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 材料制作,连接螺母则为聚四氟乙烯材料(PTFE)制作,三者中重金属含量很低,是开展降水中痕量重金属研究比较理想的器皿材料。
2.装置中增加了阻隔筛板从而减少杂物或其他污染物对雨水样品的污染。
3.收集瓶收集到降水后直接用配套的盖子盖紧,在后续样品转移过程中,可防止操作不慎带来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再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大气降水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漏斗1、连接螺母2、阻隔筛板3和收集瓶4。收集漏斗1为圆桶状,上方截面开口,下部呈漏斗状且有外螺纹;收集瓶4为1000mLNalgene样品瓶,瓶口有内螺纹。收集漏斗1旋入收集瓶4内,连接螺母2两端均有内螺纹分别与上面收集漏斗1下部螺纹和下方收集瓶4连接。阻隔筛板3为圆形小板,置于收集漏斗1和收集瓶4之间,内嵌在连接螺母2中,阻隔筛板3上面有16-个直径为1mL的小孔。
当有降水到来时,将收集漏斗1、连接螺母2、阻隔筛板3和收集瓶4经过严格酸洗干净后依次连接好,置于楼顶1.2米支架上,雨水直接流入收集漏斗1中,,其他的杂物能被阻隔筛板3阻挡在收集漏斗1内,而雨水则可通过阻隔筛板3的小孔进入收集瓶4中。当一次降水结束后直接将收集瓶4从连接螺母2处拧松后取下,并用配套的盖子盖紧后转移到实验室保存直至分析前取出。这样降水在收集后以及后续转移过程中不易受到操作人员等因素带来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20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伸试件模具
- 下一篇:污水抽样回流补给采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