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挡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0969.7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2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姜建中;孙勃;李军;缪雷;王艳辉;何子阳;张敬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挡杆,可适用于各种汽车的换挡杆。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车辆,特别是采用直插式换挡杆的车辆,在换挡杆内部都采用弹性元件(如连接橡胶)连接换挡杆下组件的内壳和外壳。如图1所示,换挡杆的基本结构包括:换挡杆壳1、上组件2、下组件3和换挡杆本体4,其中如图2所示为下组件3的结构示意图,其下组件3包括外壳31、弹性元件32’、内壳33和支撑架34,弹性元件32’用于衰减换挡杆的振动,但由于不同车辆换挡杆的振动大小不同,所需要的弹性元件32’的刚度不同,因此,针对不同车辆需制作不同刚度的弹性元件32’,导致生产弹性元件32’时需采用不同的配方及模具,使生产成本升高,生产操作复杂。现阶段,生产商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有限,生产的弹性元件32’达不到所需的低刚度要求。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挡杆。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由于不同车辆换挡杆的振动大小不同,所需要的弹性元件的刚度不同,因此,针对不同车辆需制作不同刚度的弹性元件,导致生产弹性元件时需采用不同的配方及模具,使生产成本升高,生产操作复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挡杆,该换挡杆包括换挡杆壳、上组件、下组件及换挡杆本体,其中所述上组 件和下组件安装于换挡杆本体上,且所述换挡杆壳包裹上组件和下组件,所述下组件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
进一步地,所述下组件还包括分别位于弹性元件的内侧和外侧的内壳和外壳。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中空圆柱体。
其中,所述第二盲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所述第二盲孔围绕弹性元件的端面的中心周向均布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盲孔的形状为矩形、圆形或六边形。
其中,所述弹性元件的材质为橡胶。
其中,所述第二盲孔内填充有比所述弹性元件的刚度大的材质。
其中,所述下组件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嵌于所述第一盲孔中。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在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通过设置第二盲孔,使得下组件更柔软,更具弹性,降低了刚度,提高了减振性能。这样的设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便于加工,且无需改变橡胶材料的配方,对加工模具的改变很小,根据不同车辆,做简单调节便能够适用。另外,本换挡杆制造简单,适用性强,便于批量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材料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换挡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换挡杆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换挡杆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A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B-B的剖视图。
图中:1:挡杆壳;2:上组件;3:下组件;4:换挡杆本体;31:外壳;32’:弹性元件;33:内壳;34:支撑架;32: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挡杆,该换挡杆包括换挡杆壳1、上组件2、下组件3及换挡杆本体4,其中所述上组件2和下组件3安件于换挡杆本体4上,且所述换挡杆壳1包裹上组件2和下组件3,所述下组件3包括外壳31、弹性元件32、内壳33及支撑架34,所述弹性元件32为中空圆柱体,所述内壳33和外壳31分别位于弹性元件32的内侧和外侧,且所述弹性元件3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盲孔321和第二盲孔322。所述第一盲孔321为梅花状,用以提高下组件3整体的操纵自由度。所述支撑架34也为梅花状,且嵌于所述第一盲孔321中。
所述第二盲孔32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所述第二盲孔322围绕弹性元件32的端面的中心周向均布设置。优选的,第二盲孔322的数量为若干个,其中部分第二盲孔322形成的轨迹为围绕弹性元件32的端面的中心周向均布的圆,称之为内圈,另一部分第二盲孔322形成的轨迹为比内圈的半径大的圆,称之为外圈,且所述内圈和外圈错落排列。所述第二盲孔322的形状为矩形、圆形、六边形或其它任何几何形状,优选的,第二盲孔322的形状为矩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09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井液振动筛筛网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减速器用放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