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无限”密码的数据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0801.6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7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丁希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希春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9/3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杨秀达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无限 密码 数据传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据传送保护系统,具体为一种具有“无限”密码的数据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数据传输和通信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信息传输过程中被人窃取的事情屡有发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现有技术中的数据传送加密保护技术,较为容易受到破解,破解加密数据的方法之一在于通过监听加密设备的数据传输获得数据加密的相关信息进行破解,达到窃取别人传输数据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系统。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具有“无限”密码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与传送设备、接收设备连接的数据传送保护装置,所述数据保护装置包括主控芯片以及与主控芯片连接的带有原始数据和逻辑运算程序的储存器和通信模块,与传送设备、接收设备连接的数据传送保护装置的原始数据和逻辑运算程序相同。
优选地,所述主控芯片为CPU、单片机的微处理器或智能卡芯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与传送设备连接的主控芯片对传输于传送设备、接收设备之间的数据进行加密或加扰处理,使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并没有明文数据出现在通信线路中,而且,由于随机数这种干扰方式以及对数据进行逻辑运算方式的介入,使得每次即使相同的数据从输送设备到接收设备也是不断变化的数据,这就增加了破译难度,从而保护了私有秘密数据在传送过程中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分别与传送设备1、接收设备2连接的数据传送保护装置3和4,所述与传送设备1连接的数据保护装置3包括主控芯片5以及与主控芯片5连接的带有原始数据和逻辑运算程序的储存器6和通信模块7,与接收设备2连接的数据保护装置4包括主控芯片5以及与主控芯片8连接的带有原始数据和逻辑运算程序的储存器9和通信模块10,与传送设备1、接收设备2连接的数据传送保护装置3和4的原始数据和逻辑运算程序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的数据传送保护装置3和4中的原始数据和逻辑运算程序是相同的,并且是通过安全途径获得的。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控制过程为:
1) 首先将传送设备1与接收设备2之间建立通信。
2) 传送设备1开始向接收设备2发送数据。
3) 发送的数据通过数据保护装置3时,进行加密和加扰处理,将经过加密或加扰的数据发送至数据保护装置4。
4) 数据保护装置4按约定的解密算法进行解密,还原数据的本来面目。
5) 最终将解密的数据传送至接收设备2。
本实用新型实现方法多样,安全等级可以定制,并且每次传送数据的加密方式不断变化,使得破译无法成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希春,未经丁希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08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