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飞机装配的并联机构定位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9682.2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2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杜兆才;邹方;李文刚;张书生;姚艳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李建英 |
地址: | 10002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飞机 装配 并联 机构 定位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飞机壁板、梁、肋、长桁等零部件的位姿精确调整和定位,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飞机装配的并联机构定位平台。
背景技术
飞机制造过程中,装配和安装工作的劳动量占飞机制造总劳动量的50%~60%。装配时,采用柔性定位技术,可适应一定程度的零件结构变化,同时可减少传统刚性定位方式中不可避免的定位应力。
目前,在飞机制造过程中,大多采用以固定工装型架、手工装配为主的方法,极大地限制了工装成本的降低以及装配效率的提高。一些航空制造企业已采用数控柔性多点型架,该平台适合用于飞机部件的单坐标调姿定位,很难实现飞机部件的多坐标调姿态和定位。为适应长寿命,高隐身的需求,目前的飞机多采用复杂型面、异形框架等复杂结构,这就需要在装配工装的设计和制造中最大限度地适应复杂曲面的定位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多坐标调姿和定位的用于飞机装配的并联机构定位平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定位平台包动平台组件、定平台组件、运动支链组件、动平台位姿调整组件、杆长调整组件;
动平台组件21由动平台轴承座1、动平台定位销钉2以及动平台台基3构成,动平台定位销钉2,动平台台基3上均匀开有定位销孔,动平台台基3的一个平面上设有动平台轴承座1,动平台轴承座1与动平台台基3之间有定位销钉2固定;
定平台组件22由定平台轴承座4、定平台定位销钉5以及定平台台基6构成,定平台台基6上均匀开有定位销孔,定平台台基6的一个平面上设有定平台轴承座4,定平台定位销钉5将定平台轴承座4与定平台台基6固定;
运动支链组件23由定平台主动叉7、动平台主动叉19、套筒8、弹性锁紧夹套9、圆柱推杆10组成,圆柱推杆10的一端与动平台主动叉19连接,圆柱推杆10的另一端通过弹性锁紧夹套9与套筒8的一端连接,套筒8的另一端与定平台主动叉7,动平台主动叉19与动平台轴承座1相接,定平台主动叉7与定平台轴承座4相接;
杆长调整组件25包括2个U形弹性夹头11、2个螺柱12、2个关节轴承13、2个螺母14、微分筒15、固定套筒16、2个锁紧肘夹17、2个中心轴18,若一个U形弹性夹头11夹紧运动支链组件套筒8的外表面,另一个U形弹性夹头11夹紧圆柱推杆10端部,每个U形弹性夹头11上安装一个中心轴18,每个中心轴18上各装一个锁紧肘夹17,固定套筒16与活动套筒20通过微分筒15连接,活动套筒20的端头安装一个关节轴承13,螺柱12的一端安装在其中一个U形弹性夹头11上,螺柱12的另一端穿过关节轴承13用螺母14固定;固定套筒16端头一个安装关节轴承13,螺柱12的一端安装在其中一个U形弹性夹头11上,螺柱12的另一端穿过关节轴承13用螺母14固定。
所述的定平台主动叉7为虎克铰或球铰,定平台轴承座4的结构与所用的虎克铰或球铰相适应。
所述的动平台主动叉19为虎克铰或球铰,动平台轴承座1的结构与所用的虎克铰或球铰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舵面类部件的精确定位和多自由度位置、姿态调整。克服了传统方式位姿调整功能单一、定位不准确、部件与工装间协调关系复杂等困难;本平台具有模块化、可重构的特点。在激光跟踪仪等外部测量设备的辅助下,定位平台可以精确移动到目标位置。因而,可极大地降低工装成本以及对工装精度的要求;本平台可与自动制孔系统组合,实现舵面类部件位姿调整和制孔的协调操作,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而大大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实现飞机壁板、梁、肋、长桁组件等零部件的自动化和高精度装配;该平台的运功支链为UCU运动支链,但其具有UPS运动支链的运动特性,避免了球副加工、装配的困难以及精度难保持的缺陷。本平台实质上是一种具有高精度、高刚度的6-UPS并联机构定位平台;本平台能够方便地切换工作状态。运动支链的调节螺钉打开时,可进行平台的位姿调整;调节螺钉锁紧时,平台处于固定状态,具有较大的刚度以及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倾斜位置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动平台组件示意图,其中,图(a)为俯视图,图(b)为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定平台组件示意图,其中,图(a)为俯视图,图(b)为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动平台位姿调整组件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运动支链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杆长调整组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96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水提纯的铸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氯乙烯皮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