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链轮、环链运输机构、环链提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8918.0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8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潘焕;秦新平;朱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3/06 | 分类号: | B65G23/06;B65G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梁朝玉;尚志峰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轮 运输 机构 提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链轮、环链运输机构以及一种环链提升机。
背景技术
干混砂浆搅拌站普遍使用提升机对原材料及生产物料进行垂直输送。目前,干混砂浆搅拌站使用的环链提升机多采用如图1所示的结构,其主要组成包括:机壳1’、链条2’、料斗3’、尾部链轮4’、尾轴5’、尾轮张紧装置6’、驱动装置7’、头轴8’和头部链轮9’,箭头C表示进料方向,箭头B表示出料方向。物料从提升机底部的进料口进入,料斗3’将进入提升机底部的物料掏取,随着提升机的运转,掏取的物料提升至顶部后从出料口排出。
目前,环链提升机尾部链轮4’结构如图2所示,链条2’与尾部链轮4’在链轮轮槽处啮合,防止链条跑出轮槽10’,从而保证提升机的正常运行,但因干混砂浆生产中所用的原料湿砂、煤等物料具有较强的粘附性,提升机对物料输送过程中,不断有物料进入轮槽10’,链条与链轮啮合时,进入轮槽10’的粘性物料不断被链条碾压,而且被越压越实,最终将轮槽10’填满,导致链轮脱链,引发生产故障。
综上所述,相关技术中环链提升机的链轮结构设计不够完善,因此,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一种链轮,可防止链条脱链,防止链轮脱链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链轮,可防止链条脱链,防止链轮脱链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链运输 机构以及一种环链提升机。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链轮,包括轮毂和轮盘,所述轮毂上设置有轴孔,所述轮盘与所述轮毂固定连接,所述轮盘包括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所述第一轮盘和所述第二轮盘沿所述轮毂的轴向垂直于所述轮毂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一轮盘与所述第二轮盘之间形成环形轮槽。
这样,当粘性物料进入环形轮槽时,粘性物料可以在链条与链轮的啮合压力作用下沿环形轮槽的中空部分从通孔中排出,实现了该链轮积料时的自动清理,避免粘性物料填满轮槽,防止链轮脱链事故的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链轮还包括轮辐,所述轮盘通过所述轮辐与所述轮毂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轮辐在所述轮毂和所述轮盘之间形成多个通孔。
这样可以减轻链轮的重量,减少材料的使用量,节约能耗,同时提升链轮的力学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轮辐包括至少两根辐条,所述轮盘通过所述辐条与所述轮毂的外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辐条沿所述轮盘的周向均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辐条为四根,相邻两根所述辐条之间的夹角为90°。
这样,通过四条幅条与轮盘相连接,提升了结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辐条与所述轮盘连接处设置有圆角。
这样,可防止该链轮在辐条与轮盘连接处积料,进一步防止链条脱链事故的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轮盘的外壁边沿设置有环形凸台。
这样,环形凸台可引导链条与链轮啮合,防止链条脱链事故的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轮毂、轮辐和所述轮盘一体成型制成;或者,所述轮毂和所述轮辐一体成型制成,所述轮盘与所述轮辐固定连接。
轮毂、轮辐和轮盘一体成型制成,便于该链轮制造,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且该链轮整体传动性好。轮毂和轮辐一体成型制成,轮盘与轮辐固定连接,由于轮盘与链条之间通过摩擦配合传动,轮盘易受到磨损,甚至损坏,将轮盘设计为分体式结构,便于轮盘的更换,减少了维护成本。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环链运输机构,包括链条、第一链轮机构、张紧装置、驱动装置和第二链轮机构,所述链条套设于所述第一链轮机构和所述第二链轮机构上,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链轮机构转动,所述第二链轮机构通过所述链条带动所述第一链轮机构转动,所述张紧装置连接至所述第一链轮机构,所述第一链轮机构或所述第二链轮机构包括两个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链轮。
第一链轮机构由两个链轮和连接两链轮的第一链轮轴组成,该链轮实现了积料时的自动清理,避免粘性物料填满轮槽,防止链轮脱链事故的发生。第二链轮机构由两个链轮和连接两链轮的第二链轮轴组成,该链轮实现了该链轮积料时的自动清理,避免粘性物料填满轮槽,防止链轮脱链事故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89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