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8768.3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5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林家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散热装置,尤指一种可有效增加散热效率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散热装置与电子产品的发展息息相关。由于电子产品在运作时,电路中的电流会因阻抗的影响而产生不必要的热能,如果这些热能不能有效地排除而累积在电子产品内部的电子元件上,电子元件便有可能因为不断升高的温度而损坏。因此,散热装置的优劣影响电子产品的运作甚巨。如何有效增加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便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可有效增加散热效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包含:
一散热鳍片模块,由一第一导热材料制成,该散热鳍片模块包含一第一底座以及多个第一散热鳍片,该多个第一散热鳍片自该第一底座的一侧延伸出;
一第二底座,由该第一导热材料制成,一凹槽形成于该第二底座上;
一第三底座,由一第二导热材料制成,该第三底座设置于该凹槽中,该第三底座的一表面外露,该第二导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大于该第一导热材料的导热系数;
一热管,包含一散热段、一吸热段以及一连接段,该连接段连接该散热段与该吸热段,该散热段穿设于该第一底座中,该吸热段穿设于该第二底座与该第三底座中,该吸热段与该第三底座直接接触;
一第一套管,由该第一导热材料制成,该第一套管至少包覆该连接段;以及
一第四底座,由熔化的该第一导热材料以一压铸制程成型而包覆该第一底座的周围、该第二底座的周围与该第一套管。
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第一导热材料为铝,且该第二导热材料为铜。
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第一套管包覆该连接段与该散热段。
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散热鳍片模块更包含多个第二散热鳍片,该多个第一散热鳍片与该多个第二散热鳍片分别自该第一底座的相对两侧延伸出。
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多个槽孔形成于该第一底座上,部分该第四底座在以该压铸制程成型后卡合于该多个槽孔中。
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热管更包含一延伸段,该延伸段自该吸热段延伸出,该散热装置更包含一第二套管,由该第一导热材料制成,该第二套管包覆该延伸段,且该第四底座更包覆该第二套管。
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第三底座以紧配的方式设置于该凹槽中。
综上所述,在散热装置成型后,由于热管的吸热段与导热系数较大的第三底座直接接触,且第三底座的表面外露,散热装置可将第三底座的外露的表面贴附于电子元件上,以经由第三底座将电子元件的热量直接传导至热管的吸热段,进而有效增加散热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可用导热系数较大的铜作为第三底座的材料且用导热系数较小的铝作为第二底座与第四底座的材料,由于第四底座仅包覆第二底座的周围而没有与第三底座接触,第二底座可在压铸制程中避免铜熔于压铸铝料中而造成压铸铝料内部的铜含量升高。因此,当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设置于户外时,以压铸制程成型的第四底座较不易发生腐蚀而破裂,进而提高散热装置的使用寿命。再者,由于热管的连接段包覆有套管,不仅可加强热管与第四底座的结合强度,还可防止热管在压铸制程中发生破裂。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散热装置移除第四底座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散热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散热装置;10-散热鳍片模块;12-第二底座;14-第三底座;16-热管;18-第一套管;20-第四底座;22-第二套管;100-第一底座;102-第一散热鳍片;104-第二散热鳍片;106-槽孔;120-凹槽;140-表面;160-散热段;162-吸热段;164-连接段;166-延伸段。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1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散热装置1移除第四底座20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散热装置1的爆炸图。如图1至图3所示,散热装置1包含一散热鳍片模块10、一第二底座12、一第三底座14、一热管16、一第一套管18、一第四底座20以及一第二套管22。需说明的是,第三底座14、热管16、第一套管18以及第二套管2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应用来决定,不以图1至图3所绘示的实施例为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87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