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术电刀笔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07640.5 | 申请日: | 2012-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5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勇;王维伟;孙建军;谢占涛;汤高峰;魏思东;陈永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勇 |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宋金鼎 |
| 地址: | 450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 刀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手术电刀笔头。
背景技术
现代外科中电子外科手术已广泛普及,电子外科手术系利用高频电流来切开组织,达到止血的效果,手术电刀是手术中不可缺少的止血工具,其融切割、分离、止血为一体,使这些分开性的操作同时完成,减少结扎或缝合止血的频度,大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但是电刀笔头由于结构上的问题,在手术应用中存在有弊端,缺乏针对性,如腹部深部止血时,由于目前的电刀笔头是呈直线型的,且笔头的高度短,在手术中不但不易操作,更会造成伤口周边组织的损害,止血效果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手术电刀笔头,可有效解决现有的手术电刀笔头高度较短,不易操作,止血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刀杆和刀杆上端的刀头,刀杆上套装有固定套体,固定套体的上端上有套装在刀杆外周的保护套体,保护套体的上端有刀头,刀头和保护套体内的刀杆上端相连,刀头是由下至上向前翘起呈弧形的扁长体,扁长体的高度大于宽度,上端宽下端窄,上端经弧形线和下端过渡连接成一体结构,上端边沿呈弧形。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腹部深部止血,止血快速,操作简单,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由图1-图2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刀杆1和刀杆上端的刀头4,刀杆1上套装有固定套体2,固定套体的上端上有套装在刀杆外周的保护套体3,保护套体的上端有刀头4,刀头和保护套体内的刀杆上端相连,刀头是由下至上向前翘起呈弧形的扁长体,扁长体的高度大于宽度,上端宽下端窄,上端经弧形线和下端过渡连接成一体结构,上端边沿呈弧形。
所述的刀头4的厚度为1-2mm,沿横向最宽处的宽度为4-5mm,高度为1.5-2.5cm;所述的刀杆1的直径为2mm;所述的固定套体2的直径为3mm,高度为2cm;所述的刀杆1的高度为6.5cm;所述的刀头4向前翘起的角度为10-15度;所述的保护套体3为透明塑料制成的圆筒,高度为3cm;所述的固定套体2下端的刀杆高度为1.5cm。
使用时,将固定套体固定在电刀笔的前端,由于在笔杆上还套装了保护套体,所以可以避免由于笔头前端的高度较长时,而导致周围组织损伤的现象,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手术电刀笔头高度较短,止血效果差,不易操作的问题,且本实用新型的刀头呈弧形向前翘起,在腹部深部止血时,使用方便,不易损伤周边的组织,既准确快速,又操作简便,止血效果好,节省了手术时间,提升了手术安全系数,是医疗器械上的一大创造,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勇,未经陈国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76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