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转向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07583.0 | 申请日: | 2012-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4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 发明(设计)人: | 龙冯刚;何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龙润汽车转向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3/12 | 分类号: | B62D3/12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0 | 代理人: | 达晓玲;潘立兵 |
| 地址: | 4027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转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器,特别是一种汽车转向器。
背景技术
转向器在汽车配件中必不可少的零件,现在大多数转向器都是利用转向齿轮与转向齿条啮合传动实现方向传动的 ,由于转向齿轮和转向齿条设置在转向壳体内,无法观察到它们的啮合状况,有可能会因为汽车司机转向过度而使得转向齿轮和转向齿条的啮合齿轮相互脱离,使得转向失去控制,导致发生危险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限制转向器转向角度的汽车转向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汽车转向器,包括转向壳体、扇形转向齿轮、转向轴、转向齿轮轴和转向齿条,转向齿条设置在转向轴上,所述转向轴上设有一个凹形部,转向齿条设置在凹形部上,凹形部的深度大于转向齿条的齿高。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安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转向壳体,2、扇形转向齿轮,3、转向轴,4、转向齿轮轴,5、转向齿条,6、凹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转向器,包括转向壳体1、扇形转向齿轮2、转向轴3、转向齿轮轴4和转向齿条5,转向齿条5设置在转向轴3上,所述转向轴3上设有一个凹形部6,转向齿条5设置在凹形部6上,凹形部6深度大于转向齿条5的齿高;汽车转向器工作时,扇形转向齿轮2与转向齿条5啮合,转动扇形转向齿轮2就能通过与转向齿条5的齿轮啮合传动带动转向轴3向一个方向移动,以此来实现汽车的转向;由于转向齿条5是设置在转向轴3的凹形部6上的,当扇形转向齿轮2与转向齿条5啮合向一个方向传动过程中,扇形转向齿轮2最后就会与转向轴3上凹形部6的一端台阶触碰,发生触碰后,扇形转向齿轮2被凹形部6的一端台阶顶住,无法再继续转动,从而实现了对汽车转向器的转向角度限制,不会出现转向过猛而发生转向失控的危险状况,大大提高了汽车转向器的安全性,而且结构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龙润汽车转向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龙润汽车转向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75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齿条转向器壳体
- 下一篇:一种转向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