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弯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7345.X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3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贺栋;牛豫;毛军帆;徐美荣;李静宇;李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纽科伦(新乡)起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6 | 分类号: | B21D7/06;B21D37/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53424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弯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欧式起重机产品设计的多样化,端梁矩形管也需要根据产品设计不断变化。然而,外购矩形管费用较高,增高了端梁的设计生产成本。因此,装备能够满足多样化设计要求的折弯模具能够满足欧式起重机在设计、生产制造中对矩形管规格变化的要求,降低成本。目前满足压模成型的模具有许多类型,一般包括上模体、模具底座和左右间隔设置在模具底座上的左下模体和右下模体,上模体为凸模、下模体为凹模,其中凹模是由左下模体和右下模体间隔对立设置构成,并形成模具的开口,使用时工件放置在开口处,并通过上模体挤压进入开口,上模体继续向下挤压,工件即在下模体的模腔内沿模腔的成型面变形而形成所需的形状。但是,当工件被上模体顶压到模腔的成型面上时,工件将方槽内壁滑动,因摩擦力很大,工件的表面很容易出现拉伤,对于强度高的材料,例如加工端梁矩形管的材料,拉伤问题就更加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工件起到防拉伤作用的折弯模具。
本实用新型折弯模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折弯模具,包括模具底座、左右间隔设置在模具底座上的左下模体和右下模体,各所述下模体上转动装配有用于形成模具的开口并在使用时供工件滚动接触的辊杠,各所述下模体在开口处分别设有具有对立间隔设置且沿上下延伸的用于工件成型的侧成型面的矫形装置,各侧成型面所在的平面与各侧辊杠在模具的开口处的外圆面相切。
各模具体上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辊杠和矫形装置,辊杠的外圆面可以形成模具的开口,工件在折弯过程中,工件表面相对下模具的移动大部分是在与辊杠的滚动配合状态下完成,摩擦力小,能够对工件起到良好的防拉伤作用,利用此工装进行U形折弯操作时,侧成型面与各侧下模体上辊杠的外圆面相切的矫形装置能够保证侧面与底面的垂直度。
折弯模具包括使用时连接在下压装置上的上模体和上压头,所述上压头是通过可拆连接结构可拆连接在上模体下方。上压头通过可拆结构与上模体连接,便于上压头的更换维护,也便于成型不同规格的产品,适应性好。
所述各下模体和所述模具底座之间通过丝杠和螺母转动配合的方式装配,所述丝杠转动装配在各下模体上且与各下模体左右挡止配合而在相对所述螺母转动时带动各下模体左右移动而调整模具开口的大小。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根据工件成型要求调整模具开口,适应不同规格的产品,节约成本。
所述折弯模具设有使用时对工件进行左右方向定位的定位挡块。定位挡块便于实现工件的定位,提高成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弯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名称为:1定位挡块,21左下模体,22右下模体,3上模体,4卸料装置,5上压头,6矫形装置,7圆弧形凹槽,8辊杠,9模具底座,10模具开口,11丝杠,1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折弯模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模具底座9、左右间隔设置在模具底座9上而形成模具开口10的左下模体21和右下模体22,各下模体上设有具有开口的圆弧形凹槽7,圆弧形凹槽7内通过滚珠转动装配有使用时供工件滚动接触的辊杠8。
其中,左下模体21上的圆弧形凹槽7的开口朝向其右上方设置,对称地,右下模体22上的圆弧形凹槽7的开口朝向其左上方设置。两下模体在模具开口10处的侧壁面上在模具开口处的下方均设有矫形装置6,两矫形装置6左右方向上的一个侧面贴设在各下模体上并使用沉头螺钉固定,另一个侧面对立间隔设置且沿上下延伸而构成侧成型面,用于工件成型,并且,各成型面所在的平面与对应辊杠8在模具的开口处的外圆面相切。
各下模体和模具底座9之间通过丝杠11和螺母12转动配合的方式装配,丝杠11转动装配在各下模体上且与各下模体左右挡止配合,在丝杠11相对螺母12转动时,各下模体能够左右移动而调整模具开口10的大小。
折弯模具还包括使用时连接在下压装置上的上模体3和上压头5,上压头5是通过可拆连接结构可拆连接在上模体3下方。本实施例中,上压头5是由硬质材料制成的板条形压头,宽度与所要成型的工件规格对应。
在折弯模具的左侧还设有定位挡块1作为定位装置,该定位挡块1通过螺纹连接在模具底座9上对应的支架上,从而能够左右调整位置,而在使用时对工件进行左右方向定位。
模具底座9上在模具开口10下方设置有卸料装置4。
在上述实施例中,辊杠是设置在凹槽内并通过滚珠转动装配,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辊杠也可以通过设置转轴的方式转动装配到下模体上。而上述实施例中下模体与模具底座9之间所采用的丝杠11和螺母12的可调连接结构、定位挡块1的设置、卸料装置4的设置以及上压头5的可拆连接结构,均为优选实施方式,为非必要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有选择地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纽科伦(新乡)起重机有限公司,未经纽科伦(新乡)起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73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塔型螺旋盘管推压成型装置
- 下一篇:牺牲阳极钢管铁芯弯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