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页岩集成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7014.6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3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柏静儒;白章;王擎;刘洪鹏;贾春霞;秦宏;张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B53/06 | 分类号: | C10B53/06;C10B57/00;C10G1/00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陈传林 |
地址: | 132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页岩 集成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页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是一种包含油页岩不同干馏方式的干馏炼油、瓦斯燃烧发电及灰渣综合利用的集成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油页岩是一种巨大的能源资源。在全世界化石燃料中,其储量折成发热量仅次于煤炭而列第2位;如折算成页岩油,储量为4750亿吨,相当于天然石油可采储量的5.4倍。我国是一个油页岩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远景储量约为2万亿吨,相当于800亿吨页岩油,仅次于美国、巴西和爱沙尼亚,居世界第4位。
目前主要利用地上干馏技术对油页岩进行干馏炼油,其中主要采用气体热载体法和固体热载体法。油页岩气体热载体法干馏主要以爱沙尼亚的基维特干馏炉系统、巴西的佩特洛瑟克斯炉干馏炉系统和中国的抚顺炉干馏系统为典型代表。气体热载体法仅限于处理块状页岩,这将不仅存在干馏时间长等不足,同时还存在因油页岩内部受热量少而导致干馏不彻底的情况。于此同时,油页岩在破碎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产生碎屑页岩,而这部分油页岩往往采取舍弃,而这种处理方式必将造成了资源的极度浪费,也有采用送至锅炉进行燃烧的方式加以处理,虽然利用了油页岩的热值,但未制取优质且高社会效益的液体燃料,违背了资源梯级利用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也浪费了资源。
对于固体热载体法干馏而言,则主要利用高温固体热载体与油页岩颗粒直接接触以实现快速传导热量,由此加热油页岩进行干馏,因此要求油页岩粒径较小以获得足够大的接触换热面积。固体热载体一般选用页岩半焦燃烧炉产生的高温热灰或者燃烧煤气的加热炉加热瓷球,利用他们将热量传递给油页岩。相对于气体热载体干馏法,固体热载体干馏法拥有导热效果好、干馏时间短、油收率高等优点,但也存在页岩破碎电耗大、系统单一等不足。以上两种不同的油页岩干馏方式都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加热炉来生产或加热热载体,这些加热炉往往存在容量低、效率低、污染大等诸多不足。同时灰作为固体废弃物若未加以妥当处理,还将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并对现有技术进行实质性创新,提出一种集多种干馏技术和油页岩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为一体,并对页岩灰及瓦斯气等副产物加以充分利用,能够优化利用系统热能,达到炼油、产气、发电产量最大化的油页岩集成利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电力大学,未经东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70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