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容性交叉耦合可调的腔体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7000.4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3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胡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华神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7 | 分类号: | H01P1/207;H01P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交 耦合 可调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无源器件,特别涉及一种无源腔体交叉耦合滤波器,属于微波射频通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微波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无源腔体交叉耦合滤波器技术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功能上、性能上、结构上和体积上都有了新的突破。现有无源腔体滤波器交叉耦合技术较之以往在结构上更加灵活,多变,但结构定位以后,整机调试时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如腔体滤波器整机装配完成,进入调试环节,如果腔体里面的容性交叉耦合在装配上存在尺寸偏差,或者精度不够,就要返工。
目前的做法是把滤波器盖板打开,重新纠正容性交叉耦合的尺寸,调整精度,再装配滤波器盖板,继续调试,如果还不合适,还要继续做上述动作。这种方法会产生一些不良因素:一、因交叉耦合制作尺寸出现偏差或者精度不够,导致调试难度大或者调不好,返工装配,再进行调试,浪费工时;二、在返工过程中会出现滤波器盖板紧固螺钉断裂,滑牙,甚至腔体报废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容性交叉耦合可调的腔体滤波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容性交叉耦合可调的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滤波器本体、容性交叉耦合器,所述滤波器本体上设置有容性交叉耦合可调的耦合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性交叉耦合装置设置有可调结构,包括螺杆、锯齿垫片、螺母、四氟绝缘子、容性耦合盘、容性耦合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调交叉耦合装置有多个。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腔体滤波器使用这种容性交叉耦合可调的耦合装置,耦合量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可调,可以避免重开盖板返工造成的工时浪费和出现不必要的产品缺陷或报废,产品调试时间更短、更方便。该装置同样可适用于类似于腔体滤波器的腔体双工器、腔体合路器等其它微波射频无源通讯器件上。
此实用新型容性交叉耦合可调的腔体滤波器频段为中国电信CDMA800:825-880MHz,其对中国移动GSM900和中国联通GSM900,频段为885-960MHz的有效抑制度达到60dB以上,而本身损耗小到1.0以下;该滤波器运用此交叉耦合技术,可在不增加谐振腔数量的情况下提高带外抑制度,做到低损耗,高抑制,减少移动,联通900M信号对它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容性交叉耦合可调的腔体滤波器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容性交叉耦合可调的腔体滤波器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容性交叉耦合可调的腔体滤波器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容性交叉耦合可调的腔体滤波器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容性交叉耦合可调的腔体滤波器去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容性交叉耦合可调的腔体滤波器断面图。
图中:1、螺母;2、锯齿垫片;3、固定螺杆;4、容性耦合;5、四氟绝缘子;6、调节螺杆;7、十字沉头螺钉;8、滤波器盖板;9、滤波器腔体;10、谐振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绝缘子、耦合棒和耦合盘组成的容性交叉耦合器装在滤波器腔体9内,通过绝缘子下边的M3螺杆上、下调节(绝缘子上边的M3紧固螺杆配合),使绝缘子带动容性交叉耦合装置在一定范围内移动,耦合量随容性交叉耦合装置的上下移动发生变化,达到所需耦合量时停止移动,调试好滤波器性能指标后,用螺纹紧固胶水将绝缘子下面的M3螺杆粘紧、粘牢固,堵上M3*6十字沉头螺钉7,并从腔体滤波器盖板8的M3螺孔处装上另一个穿有锯齿垫片和螺母的M3螺杆,压紧并顶死绝缘子上部后,用M3螺母锁紧,从而实现腔体滤波器的容性交叉耦合可调。
图1-图4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容性交叉耦合可调的腔体滤波器的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和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容性交叉耦合可调的腔体滤波器去盖主视图,其中:A、B为容性交叉耦合可调的耦合装置在腔体中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华神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华神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70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降低蓝光危害的白光LED照明二次封装工艺
- 下一篇:便携式货物摆放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