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造硅酮密封胶所需原料的粘度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06541.5 | 申请日: | 2012-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7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 发明(设计)人: | 严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硅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1/16 | 分类号: | G01N1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7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造 硅酮 密封胶 原料 粘度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度测量装置,特别设计一种用于制造硅酮密封胶所需原料的粘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测定流体物质的粘度或者流动性,已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物质实验,它对鉴定产品质量,寻求最佳生产工艺及研制新产品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工业生产中,利用粘度计来测量粘度及了解和掌握粘流态的性能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制造硅酮密封胶时,需要测量流体的粘度来保证生产的质量,通过粘度来控制产品的质量是一项重要的检测。
目前,测量粘度的仪器主要有毛细管粘度计、落球式粘度计、旋转粘度计等。传统的粘度测量装置都是机械式的,其主要结构特点是用游丝感应转子的扭矩。这种结构不仅对游丝规定了很高的技术要求,而且也由于所能得到的结果是属于机械量的,测量范围较窄为10mPa·s~100000 mPa·s,测量误差为±5%,使得结果数据记录、处理困难,同时在测量中也无法感知被测量物质的温度变化,更重要的是,机械式的旋转粘度计操作复杂,易于产生误差,此外在测量时,当待测液体的温度高于室温时,待测液体的温度会下降的很快,因此测量将会变得更加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测量量程宽,读数准确且快速的粘度测量装置。以克服现有的粘度测量装置测量范围窄,且读数繁琐、操作复杂的缺点。
一种用于制造硅酮密封胶所需原料的粘度测量装置,包括电机,和通过传动轴被电机带动的转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电机和转子之间设置的扭矩传感器、连接扭矩传感器的A/D转换器、及连接A/D转换器的显示屏,所述转子上设置恒温加热装置。
为了可以测量更多范围,且更加准确的测量一定粘度的物质,所述的转子为可更换的转子。
所述的转子也可以是圆锥状的,以通过所述转子插入待测液体中不同的深度来改变转子测量的量程。
为了使得电机的转速更加稳定,所述电机为无极变速电动机。
还包括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A/D转换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转子上。
还包括转速感应器,所述转速感应器连接A/D转换器,所述转速感应器设置在传动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制造硅酮密封胶所需原料的粘度测量装置的基本工作过程和原理是:电动机带动转子在被测物质的相互作用,转子在旋转的反方向上产生扭矩,这种扭矩传递给上面的扭矩传感器将产生微弱的模拟电压信号,经过A/D转换板放大并转成数字信号输入到微机中计算出被测物质的粘度系数,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
通过温度传感器来准确确定被测物质的温度,同时还可以通过转速感应器来测定电机的转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扭矩感应器来感应转子在被测物质中受到阻力而产生的扭矩,以此产生数字信号,通过A/D转换器的处理得到直接显示的粘度,使得测量过程非常快速和方便。
2.通过更换不同的转子,可以使得量程更宽。由于扭矩感应器的存在,可以选择更多不同大小的转子。
3.由于粘度受温度影响极大,通过温度感应器和转速感应器,使得测量更加准确,能够获得不同温度下的粘度。
4.通过转子上的恒温加热装置加热待测液体,使得待测液体的温度保持恒定,使得粘度计的测量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扭矩感应器,2:传动轴,3:转子,4:温度感应器,5:转速感应器,6:电机,7:显示屏,8:A/D转化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电动机6通过传动轴2带动转子3在被测物质中转动,转子3在被测物质中受到阻力,从而在转子3旋转的反方向上产生扭矩,这种扭矩传递给设置在传动轴2上面的扭矩传感器1将产生微弱的模拟电压信号,经过A/D转换器8放大并转成数字信号,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5来确定被测物质的温度,以及通过转速感应器5来测定电动机6的转速。所述转子上设置恒温加热装置9,通过转子的恒温加热装置9,使得待测溶液的温度保持恒定。将上述数据输入到微机中计算,并通过显示屏7显示出来。从而直接得到被测物质的粘度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硅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硅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65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岩心自吸抽空饱和度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跌落测试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