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肤刮匙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5342.2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1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杨蓉娅;常冬青;隋志甫;郝震锋;李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B1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10012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皮肤刮匙。
技术背景
皮肤肿瘤、赘生物是皮肤外科最常见的疾病,而对于这些疾病,医生通常会对其进行刮除。
目前,皮肤科医生对皮肤肿物和异物进行刮除时无专用工具可用,很多医生就以外科刮匙代替皮肤科刮匙来使用,其缺陷是:外科刮匙由于不是配套的手术器械,不仅刮除过程费劲,而且刮除的结果也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专用的皮肤刮匙,该皮肤刮匙用于皮肤肿物和异物的刮除,具有刮除快速、彻底,省力的优点,且刮除物能保留完整。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皮肤刮匙,包括:刮匙柄;分别连接在所述刮匙柄两端的两个刮匙头。
其中,所述的刮匙头包括:第一刮匙头和第二刮匙头。
其中,所述刮匙柄包括:手柄以及分别从手柄两端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其中,所述的第一刮匙头和第二刮匙头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优选地,所述刮匙头呈椭圆形,其边缘为刮匙刃。
其中,所述第一刮匙头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刮匙头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手柄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宽,且其表面具有防滑结构。
优选地,所述刮匙柄、以及两个刮匙头的总长度为16cm。
此外,所述刮匙柄和刮匙头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该皮肤刮匙专用于皮肤肿物和异物的刮除,解决了皮肤科医生做简单的检查治疗时无专用工具可用的问题;该皮肤刮匙既适用于常规的室内检查,也适合野外使用;该皮肤刮匙不仅具有刮除快速、彻底,省力的优点,而且能将刮除物保留完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携带、安全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皮肤刮匙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皮肤刮匙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手柄;2-连接杆;21-第一连接杆;22-第二连接杆;3-刮匙头;31-第一刮匙头;32-第二刮匙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皮肤刮匙的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皮肤刮匙的主视图。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皮肤刮匙,包括:刮匙柄;分别连接在刮匙柄两端的刮匙头3。
具体地,如图1所示,刮匙头3包括:第一刮匙头31和第二刮匙头32。刮匙柄包括:手柄1以及分别从手柄1两端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2。其中,第一连接杆21用于连接手柄1和第一刮匙头31;第二连接杆22用于连接手柄1和第二刮匙头32。
如图1所示,刮匙头3均呈椭圆形,其边缘为刮匙刃。实际操作时,刮匙刃用于异物的刮除,而刮除了的异物则盛放于刮匙头3里。
如图1、2所示,第一刮匙头31的尺寸小于第二刮匙头32的尺寸,分别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异物刮除。
如图1所示,手柄1比连接杆2宽,且其表面具有防滑结构。这样更利于操作时握的牢靠,不容易打滑。
本实用新型皮肤刮匙的总长度为16cm,且刮匙柄和刮匙头3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皮肤刮匙专用于皮肤肿物和异物的刮除,填补了皮肤科医生做简单的检查治疗时无专用工具可用的空白,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皮肤刮匙既适用于常规的室内检查,也适合野外使用。
尽管上述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53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